|
“以水兴城”,也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加载更多“生态含量”和“宜居指数”。
近日,在北京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就《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作说明。《规划》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以水兴城,促进水城共融。以大运河为主脉,建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的亲水城市;充分借鉴古人“堰”的理水智慧,以通州堰为核心构建分洪体系,构筑千年城市的水安全格局。
“以水兴城”,寥寥几个字,却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古往今来,国人都很推崇水的灵动。
水也是一座城市灵动的象征。从城市发展层面讲,水域孕育了城市文化,也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从城市功能角度看,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正因如此,“傍水而居”,也成了很多人重要的“择居”标准。
在此背景下,《规划》提出“以水兴城”,也让“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富有活力、充满魅力的亲水城市”的宏观图景变得更为可观。
打造亲水城市,以大运河、古道文化串联起各遗产点,积极培育文化探访路线,深化“一河三城、一道多点”整体保护格局,与“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的诉求也相契合。
以大运河为例,通州原本就是京杭大运河孕育的一座历史名镇,是大运河北端璀璨明珠,向称京门,水陆要会,还曾经出现“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的景象。
也正因运河文化在此沉淀,通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蓝图中,还有意将把通州打造成“白天因商务而繁荣、夜晚因娱乐休闲而繁华”的“不夜水城”。而今,《规划》中的“以水兴城”表述也强调了水对副中心的意义所在,这本质上既是因水制宜,也是在城市格局勾画中嵌入“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的缜密考量。
得看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意义承载中,“生态”“宜居”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已明确锚定了其布局指向和功能定位。
《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尺度绿化,突出蓝绿交织”“大幅度增加绿色空间总量,让城市副中心矗立在森林环抱之中”,就与此目标契合。而明确“以水兴城”,同样是让副中心加载更多“生态含量”和“宜居指数”的进阶方向。可以想见,当副中心变成亲水城市,其气质也必定更加宜人可人。
让北京城市副中心向“亲水”要宜居度,进而变得富有活力、充满魅力,此景可待,此事可期。 来源: 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