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1|回复: 0

柳疃镇:中国近代丝路发祥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5 23: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柳疃鎮:中國近代絲路發祥地.jpg

  图:中国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记录了盛极一时的柳疃丝绸

  位於山东省昌邑市区约十公里的柳疃镇,北邻渤海莱州湾,是中国近代丝绸史上着名的柳疃丝绸的发祥地。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是柳疃镇丝绸业的鼎盛时期,周围数百村庄,几乎家家有织机,从业人数不下十万人。

  柳疃丝绸在鼎盛期有「日上市三千六百匹神绸」之说,年出口柞绸约六十万匹,主要运往北京、上海、青岛、洛阳、香港等地,国外则销往德国、英国、美国、法国和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柳疃丝绸以其色泽艳丽、工艺精湛、质地柔软、穿着舒适而名扬四海,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由於柳疃丝绸销往世界各地,大批昌邑人「上北洋、下南洋」到国外行销丝绸,许多人在国外定居,使昌邑成为华侨之乡。

  先驱兄弟 埋骨异乡

  柳疃茧绸,创始於清代嘉庆年间,发展於道光年间,到清末民初最为繁荣。

  昌邑一带至今流传着「穷走南,富走京,走投无路下关东」的谚语,讲述了先辈们背着包袱历经千辛万险拓展销售渠道的故事。其中就有杨氏数代前赴後继下南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事迹。

  最早下南洋的是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杨岱山兄弟二人,他们带着丝绸南下爪哇,徐忠绍、徐长庚等在同时代也曾到达印尼。此後下南洋的逐渐增多,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三七年进入高潮,昌邑真正成为华侨之乡。

  光绪年间,柳疃丝绸进入繁荣期,经营者众多,销路通畅,家境富裕有点本钱的,便铤而走险,凭藉列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从开放的通商口岸漂洋过海下南洋经销丝绸。

  光绪四年杨岱山、杨嵩山兄弟二人带了柳疃丝绸去东印度爪哇等地销售。二人在海上漂泊三个月後来到印尼,略微熟悉环境後开始背着包袱沿街串卖丝绸。

  由於语言不通,报价还价全靠打手势,一天下来卖不出几尺绸,有时还因打错手势遭人误解。跑一天,累得浑身酸痛,还要受当地人的白眼,除去吃住费用,赚的也不多。一年多时间,二人辗转诸岛,把柳疃丝绸带到南洋各个角落。

  当时,山东南洋远隔万里,路费本钱匮乏,又因日本侵占琉球,经常在海上骚扰,海上交通不时受阻。兄弟二人十分窘迫,最後沦落到本利皆空的地步。杨岱山抑郁成疾,客死异乡。杨嵩山也因水土不服染病不起,一八八二年在雅加达病逝。

  开设绸庄 扎根南洋

  杨岱山之子杨茂春得知父伯二人在印尼去世,变卖田地两次去印尼,带回父辈遗骨。杨茂春在短时间内熟悉了南洋群岛的风土人情,特别是了解当地人们对柳疃丝绸的渴求。通过联络父辈故交,他意识到父伯之所以失败,主要是销售和货源脱节。

  回国後他一面筹集资金,一面结交夥友,决心建立新的销售机制,拓展南洋丝绸之路。

  一八八五年,杨茂春与堂弟杨茂德、侄子杨玉成带了一批丝绸,渡海到达爪哇岛,在父辈生活过的雅加达等地背包袱沿街串卖。一年後,货物售出,获利颇多,杨茂春便回国上货,在柳疃建立自己的绸庄「源兴恒」,专供外商。後来,杨茂德在雅加达租赁了一所房子,开办了「源兴泰」丝绸庄,生意逐渐兴隆。杨茂春又让侄子杨玉成在广东汕头成立「源兴泰」分号,作为向南洋运货的中转站。他们从柳疃买绸,青岛装船运到汕头,由汕头转运往南洋各地。摊子铺开了,丝绸之路打开了,柳疃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洋,生意兴隆,夥友们不断往家里寄钱,吸引了不少当地老乡,纷纷入夥去南洋卖绸。

  在杨氏影响下,昌邑及附近各县下南洋渐成风气。从光绪初年(一八七五年)到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下南洋卖丝绸的不下万人,他们遍布南洋诸国,有的甚至远到澳洲、非洲。

  《杨茂春公墓碑》记曰:「乡人受公汲引,继起商南洋者日益多,今至英、荷属地,谈及华商华产,辄称杨氏叔侄与昌邑茧绸,盖非仅一家一邑之光矣。」

  丝业荟萃 机户如林

  「九一八事变」後,海上丝绸之路受阻,「七七事变」後,南洋华商遭到日本的遏制和掠夺,杨氏叔侄及部分下南洋的人,只能陆续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绕道回国,也有留在当地成家立业或远走欧洲的。由於销路受阻,柳疃的丝绸生意渐渐衰落,太平洋战争爆发後,日本占领南洋群岛,丝绸之路断绝,华侨改从别业。

  追溯历史,周朝时,柳疃附近就养蚕织帛。据《昌邑县志》记载,汉代丝绸之路时,青州属地潍县以北是主要产地,柳疃即属此域。明代史载勳着文称柳疃一带擅「男耕女织」。鼎盛时期的柳疃丝绸,是特指用野生的柞蚕为原料织造的茧绸。

  一九○二年王元綖着《野蚕录》载:「今之茧绸,以莱为盛,莱之昌邑柳疃集,为丝业荟萃之区,机户如林,商贾骈坒,茧绸之名,溢於四方。除各直省外,至於新疆、回疆、前後藏、内外蒙古,裨贩络绎,不绝於道。」

  嘉庆年间,昌邑自然灾害频繁,昌邑柳疃一带到周边贩柞绸的人多起来,设置了专门进行收购的柞绸庄。嘉庆末年,掌握了纩丝和织绸技术的人把柞蚕茧购回昌邑,自己纩丝,自己织绸,并运到北京去卖。昌邑逐步发展起进料制作柞绸的柳疃丝绸业。

  柞绸生产在中国整个丝绸业的地位从清朝道光年间後日渐重要,近代中国柞绸生产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於出口外销的增长,同时柞绸作为中国特产在国际市场并无竞争对手。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後,即光绪宣统年间,柞绸出口量逐年增加,柳疃丝绸发展更为迅猛。特别是民国初年,柞绸出口量极为兴旺,到民国四五年达到了鼎盛时期。

  一九三四年《山东丝绸调查》记载,当时柳疃一带,从事丝绸生产和丝绸贸易者约十万人,每年出口柞绸达六十万匹之多。仅「复兴店」绸庄,年经营量即达八千匹。

  商号林立 金融发达

  柳疃丝绸业的发展,使柳疃的金融市场也很快繁荣起来,这里的丝绸工商业者不断开拓市场,逐步在上海、北京、烟台、青岛、张家口以及东北等地投资兴办丝绸和印染,甚至金融等企业。

  道光初年,柳疃丝绸形成一种独立的柞绸产品後,发展很快,到道光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丝绸商号。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年),在柳疃首先开设的丝绸专业企业是「福盛茧店」。随着柳疃丝绸的不断发展,需要的柞蚕也日益增加。柞蚕的生产是有季节性的,每年只有春秋两季两次收茧。柳疃丝绸发展起来後,柞茧需求量增大,并且必须连续供茧,茧业专营店便应运而生。福盛茧店的创始人之一赵连运专门到产区坐庄收茧,茧店发展势头很好。不久「广盛茧店」等专营茧店也陆续开张。

  随着丝绸业的发展,福盛茧店不断扩大,赵连运的儿子赵乐友将其改名为「复兴店」,不但经营柞蚕,而且也开机房织机,在北京又开了专营柞绸的「复兴店」。

  到民国初年,赵家在瓦城村置地二百多亩,在各城市开设机房多处,工人达数千之多。赵乐友的弟弟赵乐全到东北大兴安岭开办了「复兴信」以经营柞绸织绸为主,还兼营粮食、面粉、烧酒等。复兴信面粉厂规模很大,运粮运面的火车甚至可以直接开进厂里装卸货物。

  开办丝绸企业,最重要的是资金问题,柳疃的丝绸经营者们,不但通过经营积累了必要的资金,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融资经验。

  姜家寨村姜士昌自嘉庆末年在本村开设「松柏堂」,收买当地织的棉布,让其子姜振彩用手推车运到北京去卖。他们在北京信誉很高,被誉为「寨子布」。後来,姜振彩在北京坐庄开办了「长春泰」布庄,威信极高,也兼营钱业和旅店。当时,胶东各县举人到北京赶考,先把银子投寄到姜家寨「松柏堂」,到北京住进「长春泰」,支出银子参加考试。

  长春泰通过举子们的应考旅费,融会了大量资金,扩大了企业。除了长春泰,姜士昌其余三子也在北京开设商号,经营柞绸等行业。

  姜家寨「松柏堂」後改名为「延庆堂」,至姜士昌之孙姜述贤经营时,「延庆堂」资产多达上百万两白银,从北京往「延庆堂」送银子的镖车,有时一天可达三辆。「延庆堂」还专门雇用镖师来保卫自己的商号,在北京纺织品市场占据重要位置。

  诚信共赢 勇於开拓

  柳疃丝绸的发展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他们来到柳疃投资开办商号、银号,许多商号向全国各大城市投资兴办各类企业,到一九○二年,柳疃及附近商号达四百余家,仅柳疃街就有复兴店、德祥泰、福盛茂等上百家。

  柳疃丝绸业的发展,使昌邑的经营者从封建小作坊中解放出来,形成了规模生产和走出昌邑「闯关东」、「闯东北」、「闯北洋」、「下南洋」的「开放意识」。

  柳疃丝绸的经营者有着很强的「合作意识」,不仅股东要合作,掌柜要合作,「东家」和「西家」更要合作,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另外,作坊各工序也必须合作,以保证丝绸产品整体上的品质。

  柳疃丝绸的经营者们都富有开拓精神。经过不断改进织绸工艺,相继闯出了纩丝绸、浆绸、制服绸和棉府绸等品种,把工厂从柳疃开办到胶东、东北和各大城市,把市场开拓到全世界。

  昌邑人靠信誉发展丝绸业,他们在店舖名称中常使用「德」、「信」、「义」等字眼,如「利顺德」、「天有信」、「义泰祥」等,相互信赖,共同走出一条发展之路。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