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5|回复: 0

囤货又后悔 我们离理性消费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4 19: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消费者需要看清套路,消除购物的盲从心态,转变消费观念,杜绝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做一个智商随时在线的理性消费者。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5%的受访者在“双11”购物节趁便宜囤了货,日用家居、服装鞋帽和母婴用品是人们最常囤的品类。73.3%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有囤货后又后悔的经历,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比例更高。面对电商购物节,83.3%的受访者表示比以前更冷静了。70.5%的受访者建议做好购物清单,有计划地消费。(《中国青年报》11月13日)

  囤积的物品不仅占用了居住空间,降低了生活舒适度,过了保质期还会造成浪费。可是,为什么一到电商的各种购物“劫”,许多人还是不约而同地放心“花呗”,事后却又想要“打折自己的手”呢?

  消费决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大脑活动,大脑不只会考虑商品带来的愉悦,也会权衡购物对有限资金的消耗,然后才会决定买还是不买。也就是说,一个思维正常的大脑是拥有理性消费能力的。可是,当折扣、优惠券和各种满减一齐涌来,大脑便误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一时之间,理性可能就离地了,疯狂的购物欲望又占领高地了,加上网上交易一般通过信用卡等电子手段,消解且推迟了付款时的痛感,大脑的控制机制可能也就被骗过了。尤其是近几年的“双11”,商家设置的营销陷阱不断翻新,除了堪比奥数的优惠规则,还有买预售、虚假打折、产品质量打折等套路。每年“双11”过后,都有不胜枚举的维权案例,部分网络经营者涉嫌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

  如果说,在商家的忽悠下,大脑本有的抑制冲动的机制失灵是疯狂剁手的主因。那么,心理机制的失衡恐怕是囤货的又一大原因。囤货心理是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怪,根本原因是内心缺乏安全感,是匮乏、恐惧、焦虑的心理在作祟。严重的囤货癖更是一种心理疾病,有时会让人出现心悸出汗、心烦胸闷等症状。结果是,人们在商家各种促销的影响下冲动购物,一时兴奋过后,更多的是精神上漫长空虚的恶性循环。人们希望从购物中得到满足,之后却发现产生了更多的负罪感。

  近几年,面对电商购物节,理性消费正在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共识。一方面,是因为一年到头接连不断的各种购物节轰炸已经让人疲惫和麻木,给许多人造成了一定的消费疲劳,另一方面,身经百战的消费者也对商家的营销手段具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再加上互联网的便利性,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货比多家”,择优而买。不过,要真正普遍实现理性消费,不仅要净化消费环境,加强对商家的监管,促使其诚信守法经营,还需要消费者看清套路,消除购物的盲从心态,转变消费观念,杜绝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做一个智商随时在线的理性消费者。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