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现时香港学习粤剧的途径多以香港演艺学院为主。图为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学生排练粤剧《锣鼓响》(香港演艺学院供图)
二○○九年,粤剧获联合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近年本港的演出愈发蓬勃。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看似繁荣的市场表象背後,实则存在虚火,粤剧发展暗藏危机。对此,一众「粤剧新人类」面对种种困难,诸如演员断层的问题、观众老化的问题、有粤剧教育本身的问题等,努力不懈寻求发展方向。康华认为,戏曲训练应从小开始;梁淑明支持将孩子喜欢的情节引入粤剧;陈纪婷和郭启辉指出,新晋演员应稳紮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而作为接班人,他们皆认为,必须做好本分,才可以把粤剧传承下去。
粤剧从业员马繁向记者表示,当今粤剧市场的繁荣,实则存在虚火现象:「我自己的体会是,很多观众是为了捧偶像,或是因为天气太热,又恰好有免费戏票,就入场凉快一下,并非真的欣赏粤剧艺术。」
马繁指出,「免费戏票」是剧团要充撑场面,令上座率提高,因此有些演出会免费派发戏票予观众进场。他直斥这是行业的一个乱象:「观众习惯了接受免费的戏票,但艺术有价,戏班也需要生活,长此下去,何以为继?」梁淑明(艺名「柳御风」)亦表示,粤剧演员也需要面对生活问题:「香港演出属於商业艺术,演出花费大多需要自负盈亏,故需要大量观众购票入场支持。加上大部分演员不属於任何戏班,演出者都是应邀『埋班』。新演员要靠不断演出,赚取舞台经验和报酬,否则难以生存。」
演员须提升艺术水准
新晋演员生存困难,资源投放是否不足?本地资深艺评人佛琳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坦白讲,政府对於粤剧的扶持已较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演员们的演出机会也日渐增多。惟业内应多些考虑如何有更好的传承,不仅是观众间的传承,更有演员之间的传承。」
康华质疑,资源足够是否就有好的演出?「行业内一盘散沙,各自做各自的事。演出机会较十年前多了不少,但新人们不应该只是追求演出数量,却忽视练功。部分粤剧演员每一晚都有演出,但排练的时候却不见人,演戏毕竟不是食即食面。」康华说。
她续称:「相比较十年前,现在的观众人数增多,惟欣赏水准有所下降。其实,演员提升演出水平,可带动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准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演员练好功、做好戏。」因此,她认为粤剧传承最大的问题在於演员的艺术水准参差不齐。
康华续表示,这与香港粤剧营运模式有关:「与内地相比,香港的粤剧团并非公家营运,皆为民间兴办,且有职业戏班和非职业戏班,政府同时接受两种剧团申请资助,而所得的款项都是一样的。这种资源错配,导致开销更大的职业戏班更加入不敷出,演员为争取多点收入,便会参与一些非职业班的演出,甚至同时排几部戏,而无法全身心投入练功。」
马繁则认为,为生计而寻找更多的演出机会本来无可厚非,但凡事过犹不及,太多的演出交织在一起,导致演员无暇练功、练唱、背诵并消化剧本及钻研角色。
陈纪婷则提到,现在的粤剧演员比以前师徒制时候的演员更容易获得出演主角的机会,但利弊兼备,或会影响艺术水平:「比之以前,现在的粤剧演员有更多发展机会,就拿花旦来说,从企梅香到担纲正印花旦的时间大大缩短,惟学习动作没有以前那麽规范。」
新晋演员「上位太快」不但影响演出水准,更令行内出现断层。马繁承认,粤剧行业的确存在演员断层的问题:「这是粤剧的真正隐忧,一味用资金扶持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唯有解决断层问题才能令粤剧更好地传承。」
拓展观众的多方尝试
演员断层,观众也断层。记者翻看香港的旧资料,往日哪怕是搭一个戏棚,都可以演足三天三夜,人们都不会散去,如今的观众却连一出四个小时的大戏都没有耐性看下去,除却因时代进步,娱乐增多,一些传统戏曲故事已无法令今天的观众产生共鸣,故此使得本地粤剧一直被指观众老化,甚至缺乏观众。多名被访者俱认为,可以从剧本和演出两方面入手,吸引新一代进场看戏。
梁淑明形容,虽然今天的观众无法认同部分传统戏曲故事的理念,但在那个年代,剧本反映的都是真实的社会景象:「有的时候,观众杯葛旧剧本,但这些旧戏又何尝不是今人了解历史的一扇窗?」她认为应保留优秀的旧戏,同时创作新戏:「我们可以把孩子喜欢的故事移植入粤剧,比如小朋友都熟悉的《三只小猪》。」
陈纪婷也认为:「传统戏的优势固然存在,然而为了进一步吸引年轻观众入场,把西方题材移植到粤剧,也大可尝试。」她指出,由於时代不同,以前的戏本故事未必能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但若果有一台粤剧,可以在保持传统戏精髓的基础上,增加更多娱乐性,相信会进一步拓展粤剧新观众。
然而,新戏是否一定比旧戏好?马繁认为,可以创新,但应寻求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编剧需要更多地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例如现今的神功戏,大部分剧目都是往日麦炳荣任文武生的大龙凤剧团的名剧和『任白戏宝』,原因是这些经典剧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反观当下,很多创作者并不了解观众的实际需要,一味试水,甚至破坏戏曲的基本准则也要排一出四不像的大戏,实在要不得,创新也要讲究循序渐进。」梁淑明也赞同:「罔顾粤剧基本程式的所谓『粤剧』是没有观众的。」
康华则提出以改编和全新演绎来吸引观众:「我的亲身经验是,我的剧团上演『任白戏宝』却不卖座,反而是那些具有诚意、有好演员加盟的改编剧更能吸引观众入场观看。究其原因,那些戏宝都是当时的创作者为某些演员量身而作,且珠玉在前,今人很难超越。而注入新元素的改编可让观众产生新鲜感,再经过好演员的演绎,观众就会想看。」
设导赏环节有助推广
要更好地发展粤剧,少不得推广一环。马繁提及现在不少机构在学校推广粤剧,初衷不错,但也可能会带来反效果:「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且学校推广的後续不够。」作为其中一位推广者,回想整个推广过程,他不由得感叹道:「有时候,我们搞的粤剧推广计划只是学校活动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一种助兴节目。」康华也认为:「在现今的香港社会,粤剧的推广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段十分漫长的时间。但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缘何比粤剧节奏慢很多的崑曲,却能聚集一班固定的年轻观众?」
为了培养新一代成为粤剧观众,马繁建议在演出前设导赏环节:「虽然现实的条件很难实行,但值得一试,此举确实有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粤剧的做手、身段、程式,甚至排场,增加他们看戏的趣味,从而令他们喜欢及欣赏粤剧艺术。」
戏曲训练应从小开始
当记者问到曾在内地学习京剧的康华如何看两地戏曲的发展环境时,她指出内地有专门培养戏曲演员的戏校,而香港粤剧教育所欠缺的正是戏校,致令没有专门培育演员的土壤:「内地戏校的学员从小开始接受训练,反观香港,只有供高中毕业生修读的香港演艺学院的戏曲课程,根本没有一所专门的戏校。不过,依据现时环境,又有谁敢去办?哪些父母肯送子女去学戏?哪一个香港小朋友可以捱苦?学戏过程艰辛,有时候难免出现老师打学生的情况,如此一来,会不会有学童投诉老师虐儿?」
陈纪婷曾於香港演艺学院修读戏曲课程,在她眼中,过往「红裤子」出身的粤剧演员,都是从小学戏,筋骨柔软,基本功扎实,而且跟随师傅踏台板,并於虎度门看师傅及前辈们演戏,经历长时间的学习和浸淫。但现在不少像她一样的新一代粤剧演员,或参加兴趣班,或入读香港演艺学院,学戏时年龄都比较大,与「红裤子」演员不可同日而语。
康华直言「有文凭不等於识做戏」,「戏曲的练功真的应该从小时候开始,待至十七、八岁中学毕业之後才开始拉筋,真的太迟了」。
究竟粤剧如何继续向前发展?康华跟另外三位本系列专访的粤剧新人类─郭启辉、陈纪婷和梁淑明均认为,外在环境他们难以控制,但自己必先要做好本分,「练好功,演好戏」,才可以把粤剧艺术发扬光大。同时,他们也需要业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粤剧新人类代表明天,纵使前路漫漫,却是令下一代人也能看到这门艺术的希望所在。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