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天国由洪秀全自广西金田开始,先北上武汉,然后沿江而下,最后定都南京,建立与大清王朝分庭抗礼的汉族政权。
定都后,天平天国派出了两支部队分别进行西征和北伐。其中西征军沿长江而上,在江西、安徽、湖北与曾国藩的湘军鏖(ao)战。北伐军从南京出发,经过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最后打到天津,震动了清朝的统治中心。
太平军的北伐是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从长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纵贯5个省,差点掀掉了咸丰皇帝的龙廷宝座。但实际上,太平军的北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而且,就连太平天国的命运,也在北伐的军事行动中露出了端倪。
太平军北伐的目的很简单,“疾驱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疾驱燕都”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两个敌对政权南北对峙,你不干掉他,他就要干掉你。而且,作为新生力量的太平天国反抗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也是社会的一个进步,让我们看到希望。但是,北伐目的中的“无贪攻城夺地”却让我们无比失望,也深深感到太平天国只不过是“混碗饭吃,多弄几个额娘”而已,根本无力承担推翻满清王朝的重任。既然你不能推翻他,他最终肯定就要镇压你,所以太平天国失败是必然的。
“无贪攻城夺地”是为了加强“疾驱燕都”的,即为了打到燕都,不要在乎沿途城池。如果把两句连起来就是:北伐军的兄弟们,你们只管一路打到燕都去,别被沿途的城池拖住。当然,后面还可以加上一句:把清妖妖王咸丰的玉玺(xi)给我拿来。
没有稳固的后方基地,真的能直捣黄龙?
这可以看出来,洪秀全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在他眼中,革命真的就是请客吃饭。
当时,不管是洪秀全,还是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都已经被南京城里的锦衣玉食和额娘满足,眼光只局限于南京那一块狭小的地区,其它的不管西征还是北伐,都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够“封王、封额娘”而已。
由于高层的战略幼稚,所以太平军的北伐也在很多地方显露出幼稚。北伐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虽然都是太平军的猛将,但在太平军将领中,只能算“省部”级,对于承担“摧毁敌方政权”这样的重任则极不对称。秦始皇攻打匈奴时派的是太子胡苏和蒙恬这样的“副国级”,汉武帝北击匈奴派的是卫青、霍去病这样的顶梁柱,诸葛亮北伐中原更是自己出马,赵子龙紧随左右,朱元璋北伐时派出的是第一大将徐达,常遇春助阵……
上述这些人都知道摧毁对方政权不是一般的战争,所以派出的都是数一数二的顶梁柱,并且,兵力也特别庞大,几乎倾国力。但反观太平军,以区区两万兵力去“疾驱燕都”,就有点“泥牛入海”的感觉------虽然能搅动一阵,但最终还是被淹没。
出师北伐的太平军战斗非常英勇,多次沉重打击清军,但一没占领沿途城池,二没扩大兵源,一直没有建立一个后方基地。所以从山西转入直隶后就兵锋疲软,失去了往昔的锋芒,完全靠“以命抵命”与清军僵持。
只管“疾驱燕都”的严重后果就是:当北伐军在天津被围困后,竟然要从南京派出援军。转战几个省,没有建立一个后方基地,不失败才怪。
更遗憾的是,北伐军失败后,洪秀全等人仍然“身居深宫”,没有清醒过来,很快就被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湘军围困。
虽然靠着前线将领的勇敢,多次攻破清军的南、北大营,也多次大败湘军,但太平天国领导人一直“身居深宫,眼缩南京”,这样时间一久,即使没有“天京事变”,失败也是必然。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