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7|回复: 0

华宝斋两代传承推广善本古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7 03: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6華寶齋兩代傳承推廣善本古籍.jpg

  图: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左起:蒋凤君、周南、刘国辉(《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编委会副主任),摄於嫏嬛书房

  北京西二环阜成门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为繁华喧嚣之地。毗邻金融街,有一处雅致书房,名曰:嫏嬛。

  《字汇补.女部》云:「玉京嫏嬛,天帝藏书处也,张华梦游之。」元伊士珍《琅嬛记》亦云:「张华游於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

  书房创办人蒋凤君,浙江富阳人氏,华宝斋主人蒋放年长女,秉承父志,勇於进取,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把藏书、读书之风推广普及。

  中华百部经典再造

  步入嫏嬛书房,书香沁人心脾。精印线装典籍,琳琅满目;时有文人学者,雅集会友。门楣高悬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书香及第」匾额;楹联为「百卷诗书知好友,一樽谈笑伴高人。」

  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嫏嬛书房迎来一位客人,他就是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老人年逾九旬,酷爱古籍,擅长诗词,曾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身份,参与港澳回归谈判。

  贵客来访,自有缘由。一个月前,《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最後一部运抵嫏嬛书房。周南、陈奎元为该丛书总顾问,策划人则是蒋凤君。

  何谓经典?《隋书.经籍志》云:「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之者将落焉。」经籍亦指古籍,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经典涉及经史子集,各部类均有典范着作。选目着眼全域,择其精要。

  华宝斋遵循先贤古训,数次聘请专家,甄选百部经典,历时八年精印。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担任丛书编委会主任。他所撰《总序》云:「经部所选《周易注疏》、《周礼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皆为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首创经、注、单疏合刻之本,即现存最早八行越州本六经中的四种,经学家尤为珍重。

  「史部所选《史记》,为南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南朝刘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二家注本,以为精选之代表。

  「子部所选涂氏刻本《盐铁论》祖於宋本,後宋本失传,涂本便成为现存最早刻本,向受宝爱。集部所选《蔡中郎文集》十卷《外集》一卷,虽非宋椠元刊,但为明正德十年华坚兰雪堂铜活字印本,向被看成下宋版一等,加之黄丕烈手跋,弥足珍贵。

  「此次珍本刊印,乃继民初刻板之後,第一次采用仿真影印技术与矿物颜料,承古籍出版史上跨时代之意义。昔日久藏深宫高墙之珍本,曾为王公望族把玩爱惜之宝物,以亲和平易之姿态淑然面世。」

  中国雕版印书始於初唐,成於五代,盛於两宋,旁及辽、西夏、金,延袤於元、明、清。一千三百年之中,典籍大量散佚,清嘉庆版本学家、校勘学家顾千里曾感叹:「宋元本距今远者八百余年,近者不足五百年,而天壤间乃已万不一存。」故而呼吁:「举断不可少之书,复而墨之,勿失其真,是缩今日为宋元也,是缓千百年为今日也。」

  中国现存古籍五千多万册件。用现代电子分色技术,不仅可不失其真,「缩今日为宋元」,且能延宋元至久远,从而「继绝存真,传本扬学」。

  通观晚清、民国,乃至建国以来,多次影印古籍,原书纸张不在考虑之内。若纸张发黄、污染、破损,必须从图像中删除,称为「去除底色」。这亦存在弊端,如墨色减轻,增加不可识读文字。民国时期,张元济编印《四部丛刊》,对影印底本选择严格,品相稍差者,去除底色之後,又进行大量校勘修复,才弥补诸多缺陷。

  《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基於《中华再造善本》这一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经史子集各部类之中,择精取优,计一百零二种,二百零二函、共一千一百五十二册;首次采用高仿真影印技术,矿物颜料全彩印刷,经典得以原貌呈现,可望千年色泽不变。

  中国典籍之美,非线装无以尽神韵。丛书采用华宝斋纯手工宣纸,金镶玉之装帧,古页似金,衬页洁白如玉。书衣为仿乾隆磁青纸,美如缎素。磁青纸始於北宋、辽代,传至清代,内府藏书之内阁大库亦造此纸,故又称「库磁青」。书函套为蓝布四合套,庄重典雅,凸现「中国气派」。

  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这套大书最後一部运抵北京,摆上仿古书架。蒋凤君不禁失声痛哭。漫长八年,她始终在焦虑之中度过,唯恐辜负这一无尚遗产。从继承先父遗愿角度,这份期待延续两代人,如今终成现实。

  周南书写条幅致贺

  周南到访嫏嬛书房那一日,认真翻阅丛书,点名《洛阳伽蓝记》一览。丛书选用明末毛氏绿君亭刻本。

  「伽蓝」即梵文「僧伽蓝摩」之略语,意为僧院。是书作於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五三四年)後,抚军府司马杨衒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既寄托故国哀思,又寓含治乱训鉴。至於掇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於历史地理研究亦占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文穠丽秀逸,烦而不厌」,堪称上乘之作。

  兴之所至,周南挥毫泼墨,当场书写「传承文化,功在不朽」条幅,以示祝贺。蒋凤君感激之余,追忆陈年往事:九七香港回归之际,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策划一套线装书,即《唐诗菁华》、《宋词菁华》及《元曲菁华》,亲写序言题签,由华宝斋印刷出版。

  丁丑三月,周南作序云:「浙东自古为人文渊薮。富阳蒋君放年者,今之有心人也。世务农,至君而独锺情於文事。富阳盛产良竹,君乃节衣缩食,与乡人筹建富阳古籍宣纸厂、印刷厂及华宝斋书社。所制宣纸,世称佳美。不数载刊印古籍、拓片、名人写经之属,已达百余种之多。沙孟海先生有『蔡伦业绩、沈括高风』之誉,信不诬也。值此香港回归祖国之际,实属弘扬民族文化之时。君特发为宏愿,聘请名家选印唐诗、宋词、元曲各为一函,以纪念此百年不遇之盛事。其志可嘉,而厥功则非可以时日计也。应君之命,聊题数语以为弁。」

  富阳,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年)置富春县。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云:「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可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富阳亦是中国造纸之乡。《浙江之纸业》载述:「说纸,必说富阳纸」,「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富阳赤亭元书纸,为毛笔书写纸中上品。自宋真宗起,即成朝廷贡品,列为「御用文书纸」,名扬天下,贵重一时,有「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之说。

  蒋放年生长於富阳灵桥,自小耳濡目染,对家乡土法造纸术知晓大概。小学毕业时,父亲被错划为反革命,蒋放年不得已辍学,担负家庭生活重担。之後,他发愤自学,领悟书籍是文化最好载体。

  宣纸,「纸薄若蝉衣,韧力似纺绸」,古今往来,多少文明得以延续。改革开放春风,吹绿大江南北。蒋放年毅然选择造纸业,於一九八三年初,筹措一万元资金,搭起工棚,垒起石灰池,砌上晒纸铁板,创办富阳古籍宣纸厂。

  中国古代造纸工艺流程,大致分五步骤: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乾。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凡造竹纸,事出南方……当笋生之後,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凡抄纸槽,上合方斗,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竹麻已成,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於其中,则水乾自成洁白。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於帘内。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後覆帘,落纸於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俏绳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气净尽流乾。然後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乾。凡焙纸先以土砖砌成夹巷,下以砖盖巷地面,数块以往,即空一砖。火薪从头穴烧发,火气从砖隙透巷外,砖尽热,湿纸逐张贴上焙乾,揭起成帙。」手工造纸之难度,鲜为人知。

  历经失败与挫折,蒋放年四处拜师求艺,赴上海、下扬州,寻找问题之所在,夜以继日,投入研制。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张宣纸终於面世:洁白平匀、富有弹性、着墨力强、拉强性好。闻见宣纸清香,蒋放年难抑心头激动,流下两行热泪。

  古籍传承民族文化

  不久,蒋放年背纸北上,前往首都北京,找到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不胜欣喜,挥毫题写「富阳古籍宣纸厂」,将之定为古籍整理专用纸。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亦欣然题词:「古籍延年,富阳纸贵。」

  门前悠悠江水,身後隐隐山影,何以「纸承古今,文追千年」,与古人对话,「唯有经典,方能永恒。」蒋放年思量:造纸、印刷是中国古代两大发明,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凭我现有生产实践,何不将造纸、印刷技艺熔於一炉,设厂影印古籍呢?

  蒋放年贷款十万元,租用当地啤酒厂库房,购买四台老旧石印机,又聘请古籍印刷工人。一九八八年,富阳古籍印刷厂挂牌运营。

  石印术是十九世纪中叶,由欧洲传教士传入中国,以成本低、印数大为优势,取代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术。清代有「吃墨石」一说:「泰西有吃墨石,以水墨书字於纸,贴石上,少顷,墨字即透入石中,复以水墨刷之,则有字处沾墨,无字处不沾,印之与刊版无异也。」现代所谓石印,实为仿石印,已不在石头上制版,把底片晒到铅版上,即可上机印刷。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石印新法》云:「凡石版所能印之画图,不能用平常所照之像落於石面印之,须有浓墨画成之样,或木板铜板印出之稿,画之工全用大小点法,或粗细线法为之。画成之稿连於平板,以常法照成玻璃片,为原稿之反形,即玻璃面之明处,为原稿之黑处;玻璃面之暗而不通光处,为原稿之白处。此片置晒框内,胶面向上,覆以药料纸,照常法晒之。

  「晒毕,置暗处,辊以脱墨,入水洗之。未见光处洗之墨去,见光处墨黏不脱,洗净则花样清晰与原稿无异。将此纸样覆於石板或锌板面,压之,则墨蹟脱下,此谓之落石。照常法置石於印架,辊墨印之。」

  单色照相石印传入较早,中国早期石印书籍多用此法。彩色照相石印,亦称「影印」,其制版工艺与技术较为复杂,需每色一石版,每一石版即印刷一次,五色、十色者,需制五块、十块版,分五次、十次套印之,各种彩图均可印刷。

  蒋放年接手第一笔订单,是为中国书店影印五百套宋版本《营造法式》。此书记载北宋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为中国古代建设艺术巅峰之作。该书印制套色达十二种,色彩鲜明,接近原书效果,由此赢得声誉。

  一九九二年初,蒋放年在鹳山脚下,创办华宝斋书社,寓意「物华天宝」。社会贤达,文坛尊宿,纷至沓来,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匾额。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出任总顾问,题词「翰墨生辉」。

  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二○○三年三月,蒋放年因罹患胃癌,撒手人寰,年仅五十四岁。独子蒋山临危受命,成为华宝斋第二代掌门。蒋家後人秉承父志,孜孜以求,有口皆碑。至今,华宝斋影印出版线装书,凡三千六百余种,一千八百余万册。

  华宝斋亦参与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由财政部、文化部主持,国家图书馆承办,自唐迄清分为五编。二○○二年十二月,一期工程启动,《唐宋编》、《金元编》共七百五十八种、一千三百九十四函、八千九百九十册,历时五年,华宝斋承印三分之二;二○○八年九月,二期工程启动,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选目五百六十六种,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珍贵古籍查缺补漏,另选择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华宝斋又承印三分之一。

  二○一四年,《中华善本百部经典再造》丛书、中华藏书文化论坛,被列为「藏书文化传播体系建设专案」子项目,由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通过,获六百万元人民币支持。

  班固《汉书.韦贤传》谓:「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华宝斋祈以方寸之地,激昂民族国学之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华宝斋今所以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普及传统文化、推广民族神髓为己任。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