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政府近日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展示了大湾区的发展路向,也为有志於大湾区追梦的年轻人指点了初创扬帆的航向。《大公报》访问了两位创业港青,其中一位利用大湾区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新机遇,创立全港首个跨境巴士搜寻引擎,方便乘客穿梭大湾区内11个城市;另一位更是放弃了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职位,投身大湾区与一家广州企业合作成立医疗设备初创公司,雄心勃勃大展拳脚。两人都认为,现时的大湾区,是香港年轻人最好的追梦舞台。
现年三十四岁的明伟杰穿上医生袍,介绍得奖的医疗影像设备OCT:「呢部仪器唔需要抽取组织已可清楚睇到结构,对不孕不育嘅女性胚胎植入成功率由三成提升到七成。」他用手指轻触OCT的幼细导管,仪器便清楚显示出手指皮下层的组织状况。
OCT的合作临床科研医学顾问团队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辅助生育中心、北大深圳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香港养和医院及美国、德国、英国医学院等共十七间。
初创公司便拥有「星级」阵容的明伟杰,靠的并不是「父干」。他出身草根,父亲在酒楼厨房斩叉烧,读的是荃湾路德会band 3中学。高考成绩在香港仅获教育学院取录。他放弃,改於2005年赴广州就读暨南大学医科,一切的黄金机遇,由此开始。他说:「大湾区改写我的未来。」
赴内地读书「有着数」
明伟杰坦言,「如果当年留喺香港,遇到嘅机遇及发展有限」。
广州的暨南大学扩阔了他的国际视野,同学来自台湾、东南亚、法国、澳洲,「如果我一直喺香港读书,唔会谂到去牛津、哈佛深造」。他完成暨大妇产科博士课程後赴英国牛津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因他在暨大读书并当上全国学联会副主席,又在暨大附属第一医院任住院医生等经历,让他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这些有助成功获得奖学金,进入哈佛医学院做研究。
「读、工、创」一条龙
《规划纲要》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读书,明伟杰说方向正确。他指出,重要的是大湾区「读、工、创」一条龙,港生较灵活,在内地读书有优势,修毕後於内地实习,能认识内地企业文化,建立人脉,大大有利於将来创业。
去年6月,大湾区规划草拟文本进行得如火如荼,身在美国的明伟杰参加由广东省政府在波士顿办的招商活动,结识现今拍档、广东省国际商会副会长李百灵及曾在西门子任职高管的高峻,当时李的公司已收购美国一间研发医疗设备OCT公司,并与中大妇产科李天照教授团队合作,获香港创新及科技局提供200万元研发资助。明伟杰与李等人成立初创公司,以广州为总部、深圳、香港、美国设办事处,将内地、港、美、英合作科研的医学院网络扩充,推动国际化市场。明伟杰预计,公司明年可望圆梦,迎来科创红利的收成期。
「有智慧,不如趁势。」这句七个字的股坛名言,成就了本港九零後翁德建於2017年尾,创立全港首个跨境巴士搜寻引擎─「Go巴出行」。而近日新出炉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鼓舞了他把自己的创业梦投进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信念。
「我仲好记得,当年正系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研究制定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意味着大湾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翁德建认为这是一个很大商机,因而决然辞去了银行管理培训生的工作,开拓创业梦。
跨境交通市场潜力无限
「能够将梦想具体化,源自过往不时往内地出差嘅经验。我觉得乘搭跨境巴士虽然较为便利,但喺网上难以搜寻巴士公司有关站头位置、班次时间及路线资讯,就连买飞都要到现场畀钱,实在好唔user-friendly。」Ken深信跨境巴士服务有很大发展空间,而随着港珠澳大桥落成及高铁通车,三地交流频繁,乘客量按年递增,市场潜力无限。
据运输署2017年过境车辆交通数据显示,旅游巴士及穿梭巴士全年来回边境管制站的总数约为70万车次。运输业界估计,当中逾半为跨境巴士,而点对点的直通大巴,是陆路跨境旅客主要交通工具。
《纲要》重科创令人鼓舞
於是,他夥拍IT人郑英杰(Keith),以及对整理巴士数据甚有一手的吴文涛,创立跨境巴士搜寻引擎。目前,公司已与四大跨境巴士公司,如香港中旅汽车服务、港澳快线等达成合作,电子化30多条跨境巴士线资料,并为乘客提供网上信用卡订票服务。用家只需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及日期,即可直接找出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巴士路线,到出发当日,才换取实体票或使用电子车票登车。「我哋亦计划支援内地电子钱包,方便唔同地区乘客。」
他认为,大湾区11个城市互联互通,与人流、物流及资金流息息相关。推进城际客运,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对促进大湾区人员有序流动以及地域融合,更起关键作用。「最令我鼓舞嘅系,新出炉嘅《规划纲要》对於创新科技发展有好重着墨。我哋初创创科企业得到政府援助,可以用这技术协助大湾区发展,相辅相成。」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