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末,应葡萄牙总统德索萨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在会见葡萄牙总理科斯塔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葡萄牙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说,葡萄牙欢迎并愿参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双方决定签署两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建设“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旨在和谐、平衡和尊重各自国际承诺的基础上,积极深化政治对话,促进欧亚在交通,特别是通过发展海洋、陆地及空中直接战略连接,能源、数字、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促进自由和公平贸易,密切两国人民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合作和相互了解。双方愿加强同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第三方国家开展合作。
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是重要实现途径。2017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制定并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明确提出,要共同发展“蓝色伙伴关系”,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加强海洋经济合作提供了具体的合作指导与方案。
葡萄牙海洋资源优势明显,国土面积97%是海洋,大陆架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葡萄牙借此发展了悠久的海洋文化和丰富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验。2017年11月,中葡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与葡萄牙共和国海洋部关于建立“蓝色伙伴关系”概念文件及海洋合作联合行动计划框架》,葡萄牙成为欧盟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的国家。
此次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再次强调,中葡同为海洋大国,开展海洋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双方将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深化海洋领域合作,发展中葡“蓝色伙伴关系”,实施海洋合作联合行动框架计划,推动两国海洋经济发展。
据报道,中葡双方将共同规划具体合作,成立工作组,从海洋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数据交换开始,发掘需求,寻求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并逐步过渡到开展联合航次、建立联合实验室、海洋科学联合中心以及中方参与大西洋联合研究中心建设等,使“中葡蓝色伙伴关系”更加务实紧密。
葡萄牙南部城市法鲁,有一片占地17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西亚法莫撒自然保护区,阿尔加夫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就位于其中。保护区沿海岸绵延60公里,海岸边生长着葡萄牙地中海贻贝。阿尔加夫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阿德利诺·卡纳里奥经常通过微信,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杨金龙分享贻贝观测情况。
阿尔加夫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是葡萄牙最著名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之一。2017年12月,在中国—葡萄牙科技合作联委会第八次会议上,中葡政府将海水养殖确定为海洋科技领域的重要合作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卡纳里奥率团队与多家中国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贻贝、海参、蛤蜊等重要水产养殖对象的研究,希望在绿色可持续水产养殖模式上,寻求技术突破。
卡纳里奥与中国的合作缘分始于2012年。当时葡萄牙还深陷欧债危机的影响中,科研机构的经费紧张。“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偶然向一位中国学者请教,如何才能继续科研、有所突破。他建议我和中国科研机构合作。”此前从未到过中国的卡纳里奥了解到,中国近年来大力支持科研创新,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这位同行的引荐下,卡纳里奥很快得到了去中国学术交流的机会,并于2014年成为上海海洋大学特聘教授。
如今,卡纳里奥每年去中国的次数“多得数不清”。本月中旬,他还将带领团队前往中国南极长城站,在那里进行为期6周的极地海洋生物观测实验。
卡纳里奥表示,在海洋科研、海洋开发和保护等领域,葡萄牙可以与中国实现信息共享。得知习近平主席鼓励双方加强海洋科研合作,他非常高兴。“希望建立更多的葡中海洋科技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希望加强科研能力互补,促进更多科研人员交流。”
“我们将从同中方的合作中获益”
和卡纳里奥一样,葡萄牙工程院院士、里斯本大学海洋科技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格德斯·苏亚雷斯也对习近平主席的来访感到欣喜和振奋。他的团队正积极参与中国新型船只——江海直达船的安全性研究,成为两国海洋合作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江海直达船克服了以往“海船不能入江,江船无法入海”的问题,不用在港口换船航行,提高了集装箱承载量,提升了运输效率。2017年,在中国武汉航运交易所签约建造的“1100标箱江海直达集装箱船”,不仅可以让武汉至上海的集装箱运输成本下降30%左右,还有效提高了船舶应对海上极端天气、波浪的能力。苏亚雷斯的团队就参与了其中船只安全性部分的研究。
苏亚雷斯表示,葡萄牙在海洋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海洋工程研究有助于提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物流能力。
苏亚雷斯坦言,海洋工程研究非常“费钱”,仅购入一套用于模拟风浪流等各种海洋环境条件的海洋工程水池装备,就要花费上千万欧元。葡萄牙经济还在逐渐恢复中,各项科研资金不足以支持苏亚雷斯购买大型实验设备的需要。“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中国政府对科研项目的重视和支持也与日俱增,中国的科技创新环境位居世界前列。”苏亚雷斯相信,“我们将从同中方的合作中获益。希望两国未来能够共同成立专项基金,进一步支持两国的海洋科研项目研究与人员交流。”
“请允许我再为葡萄牙的港口推介几句”
习近平主席指出,希望中葡共建“一带一路”,做携手发展的伙伴。葡萄牙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葡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天然优势。
葡萄牙各界都对葡中两国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充满信心。葡海洋部长安娜·保拉·维托里诺说,“葡萄牙的海岸线长度排在欧洲前列,中国也有非常长的海岸线。我们都是海洋国家,合作前景广阔。”
葡萄牙国土面积有限,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大海为葡萄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数百年前,葡萄牙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向遥远的东方进行贸易往来。此外,北大西洋和葡萄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为该国带来了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以及丰富的水产资源。
“请允许我再为葡萄牙的港口推介几句。”葡萄牙外交部对外政策总司长佩德罗·佩雷拉对记者表示:“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葡萄牙一直积极响应。葡萄牙位于欧亚大陆西端,具有独特的连通优势,葡萄牙港口可以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锡尼什港: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欧洲门户
葡萄牙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表示,葡萄牙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战略优势,这也使得葡中合作关系更具潜力。“葡萄牙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葡萄牙拥有通往全球的海上航线,同时葡萄牙与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区的葡语国家具有紧密的联系,因而葡中两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天然优势。”
锡尼什是葡萄牙西南部的港口城市,距离首都里斯本仅150公里,著名航海家达伽马就出生于此。他通过绕航非洲,开辟了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极大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葡萄牙政府表示,希望能将锡尼什港纳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之中,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葡萄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1978年,锡尼什港正式建成。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这里已经成为葡萄牙集装箱和能源运输的重要港口。它也是葡萄牙唯一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货轮的港口,并拥有葡萄牙最大的铁路货运平台,每年营运5000多条往返内陆的集装箱列车。
这些年来,葡萄牙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使该港成为“一带一路”通往欧洲的大西洋门户,促进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同时,葡萄牙政府正在考虑修建锡尼什至马德里的铁路延伸线,希望能够使其与马德里通往中国义乌的铁路相连。
2018年底,锡尼什港将启动总投资额6亿欧元的国际公开招标项目,建设一个新的集装箱码头-——“达伽马”码头。今年中旬,葡萄牙海洋部部长曾亲自率团前往中国,为新码头的建造吸引中国资本。
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新时期中葡关系的航船将鼓起风帆、开足马力,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定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 新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