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0|回复: 0

陆游:爱国诗人,专业书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4 2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陸游:愛國詩人,專業書家.jpg

  图:辽宁省博物馆藏陆游《行草书自书诗卷》第一首《记东村父老言》

  陆游(一一二五至一二一○年),字务观,晚号放翁,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首先以南宋爱国诗人着称,位列「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之首。如果说苏轼是北宋诗坛的代表,陆游则是南宋诗坛的代表,重新唱响力主抗金、维护国家统一、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主旋律,引起社会广泛共鸣。他生前编订的《剑南诗稿》,已录诗九千四百首,是我国古代留下诗篇最多的着名诗人。

  国家、爱国是历史概念,必须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实事求是看待,其重要标准是对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是否有利。近年来出现用二战後的国家概念,衡量历史上国家、爱国命题的糊涂意识,岳飞、袁崇焕等都不是民族英雄了。照此类推,屈原爱国成了阻碍国家统一,秦桧卖国通敌成了促进民族团结。这不是科学的历史观。实际上,汉代抗击匈奴,宋代抗金、抗元,明末抗清,还是中原王朝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抵抗敌对政权代表的落後生产力、落後文化,对广大中原地区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及文明发展成果的破坏的正当行为,是历史的应有之义。

  陆游学诗与学书、写诗与书法创作,一直是同步进行:「一卷《楚骚》细读,数行《晋帖》闲临。」既是诗人,又是专业书法家,居南宋「四大书家」(陆游、朱熹、范成大、张即之)之首。他与北宋苏轼一前一後,辉映两宋诗坛、书坛。他还是南宋文学家、史家,有文集、词集《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及历史着作《南唐书》等。

  「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辽宁省博物馆藏陆游《行草书自书诗卷》,纵三十点二厘米,大致是宋代一尺(约三十一点六八厘米)的标准「尺牍」,历代装裱略加剪裁的结果;卷的横展单是陆游书迹所占位置就长达六米多,堪称鸿篇巨制。

  陆游在诗末自署:「近诗一卷,为五七郎书。嘉泰甲子岁(四年,一二○四年)正月甲午(三十日),用郭端卿所赠猩猩毛笔,时年八十矣。」已有研究揭示,「五七郎」,指陆游最小的儿子七子陆子遹(又作子聿)。按陆游老师、诗人曾几所述,陆游家族山阴陆氏,是三国军事家陆逊及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陆云之後,唐代宰相陆贽是其近祖。高祖陆轸、祖父陆佃都是进士,父亲陆宰继承陆佃和王安石富国强兵新学思想,陆游自幼接受父亲言传身教,思想进步,力主抗金、反对投降。五七郎是子聿在陆氏大家族同辈男子中大排行。陆游享年八十六岁,在古代大诗人中是最长寿的,相当於如今百岁老人。到晚年,其他诸子均已出仕离家,唯幼子子聿在身边最久,所以得到更多父爱和教诲,像《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知此卷是八十岁的陆老先生,专心致志於书法和诗歌创作,倾力打造的一件诗、书力作,有意给自己溺爱的幼子,留下的一件墨宝或者说财富,非一般书法作品可比。正如他自负之言:「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如今评论者认为,此卷代表了南宋行草书的最高水平和成就。

  「诗不能尽,溢而为书」

  此卷书写作者近作诗八首:《记东村父老言》(此诗在卷首,流传过程中题目已损落)、《访隐者不遇》、《游近村》、《癸亥初冬作》、《美睡》、《渡头》、《(庵中)杂书》四选二,达四百七十多字。都是先写题目,再写该诗正文。卷中一般大字七八厘米大,小字仅两三厘米;「糜」、「矶」、「龛」等达十二厘米大;篇末「年」字,中笔一竖,飞白直下,长达十五厘米。在书写过程中,行草相参;字迹大小的变化,墨色浓淡的变幻,结体收纵的把握,以至行间运行呼应,疏密布白安排,都跟随诗意推进,呈现出诗歌特有的激越跳荡的动感、韵律。

  例如第一篇开篇,记从浙东家园到相邻的东村一路所见及心理感触。「原上一缕云,水面数点雨。」两句诗,对仗工稳;一幅画,天光水色,景色空蒙,点出浙东风光。「原上」以静态为主,「一缕云」向动态渐变,「云」字飘逸;接下来,「水面」淡荡然,「数点雨」则有风疏雨骤之感;第三句「夹夹已觉寒」,秋风萧瑟,寒意来袭,心神摇荡,笔迹收敛,「夹夹已」草草走笔;「秋令遽如许」,诗人感时代序、寂寥悲秋的心情,至此达一高潮。然後话锋一转,「行行适东村,父老可共语。」到达东村後,与乡亲们共话家常,相互得到心灵慰藉,心情、字迹都稳定下来。可以想见,诗人在书写时,不久前的情景,像放电影样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心情激荡,神飞笔动,心手两忘,书文天成。

  这是诗人书法家的字。正如他的前辈,北宋诗人、书画家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论述的:「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下脚料);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陆游的诗文,是他「王师北定中原日」(《示儿》)终生心愿、「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深沉抱负的自然流露;他的书法是诗文的延续,诗不能尽,溢而为书。

  诗书并进,早起作墨

  这件书法长卷结合陆游有关写字的大量诗篇,为我们还原出宋代书法史不少事实。例如,陆游像古今很多书家一样,有黎明即起写字的习惯,颇似唱戏、唱歌清晨起来「吊嗓子」,到晚年对自己的书法成就非常自信。《四日夜鸡未鸣起作》称:「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虽云堕怪奇,要胜常悯默。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可以想像,他把许多诗作都写成书法作品,本文提到的遗墨只是历经八百多年後遗珍。

  唐宋时期毛笔与明清至今的毛笔有所不同,是将笔毫捆在笔端,其制作原理颇似旧时蘸水钢笔。北宋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发展,笔墨纸砚方面也日益考究,蔡襄作《文房四说》,记载澄心堂纸数第一,歙州绩溪纸即後来的宣纸,乃澄心堂遗制,而新色鲜明过之;其《端明集》也提到李廷珪墨、宣州诸葛高造鼠须(黄鼠狼尾须)笔及长心笔为「绝佳」。诗末「郭端卿所赠猩猩毛笔」,是当时珍稀品种,也属北宋狼毫笔,为硬笔,晋唐书家喜用,像唐冯承素摹晋王羲之《兰亭叙》、唐颜真卿手书《祭侄文稿》,使用的都是硬笔。此卷披露的当时书写工具,结合此卷不时出现的渴笔,由渴笔形成的飞白并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坚挺力度,是这种长心硬笔、宋代澄心堂优质纸张,结合书家得心应手的运用,才能达成的艺术效果。

  北宋初年太宗淳化年间,以国家力量颁行《淳化阁帖》(简称「阁帖」)。陆游楷书即从此帖晋唐名家入手,而且一直是练字与学诗同时进行:「自年十七八学作诗」,「日阅藏经忘岁月,时临阁帖杂真、行」;「午窗弄笔临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词》」。比陆游年轻六十二岁的南宋诗人刘克庄《後村诗话》记载:放翁少时调官临安,得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传入宫中,高宗赵构大加赞赏,陆游从此诗名鹊起。

  他对书法成就不假掩饰,自称:「草书学张颠(唐张旭),行书学杨风(五代杨凝式)。」综观其书风,以晋王羲之、王献之扎牢基础、树立境界。楷书取法唐颜真卿、欧阳询,行书取法当代前贤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及五代杨凝式,草书取法唐张旭、怀素及黄庭坚。继承了宋代前贤的胸怀抱负和精神境界,包括「尚意」的时代风尚。学诗、学书相互影响、融会贯通是其特色:「学诗当学陶(渊明),学书当学颜(真卿)。」他坚信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出新意:「古来翰墨事,着意(亦步亦趋)更可鄙」;「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最终,独抒性灵的草书成为他书法的归宿:由「矮纸斜行闲作草」,到後期「醉帖淋漓寄豪举」,「卷翻狂墨瘦蛟飞」。这些,都展现在晚年这件得意之作中。

  书赠隐士,放翁豪纵

  故宫博物院藏陆游《行草书怀成都十韵诗卷》,纸本,纵三十四点六厘米、横八十二点四厘米,是传世又一件陆游经典法书。诗中回忆宋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年)四十八岁,至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年)五十四岁的六年间,在成都做四川制置使(地方军事长官)、诗人范成大参议官时往事,二人「以文字交,不拘礼法」,陆游在此度过一生中最愉快的一段时光,成为终生想望。

  「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斗鸡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壮士臂立绿縧鹰,佳人袍画金泥凤。椽烛那知夜漏残,银貂不管晨霜重。……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北窗风雨耿青灯,旧游欲说无人共。省庵兄以为此篇在集中稍可观,因命写之。游」

  笔者考证,此卷书赠四川西昌隐士梁大用。陆游同龄人、南宋中兴四诗人之二杨万里《省庵铭》:「西昌梁大用,字器之,笃志嗜学,进未憖也(不求仕进),命其读书之室曰『省庵』。」梁是他在成都时的「旧游」,喜欢他这首怀旧诗,故以拿手书法书写相赠。此卷作於东归故乡不久,比《行草书自书诗卷》要早二十多年,反映的正是「放翁五十犹豪纵」的书风。其书写由行楷起势,第一行酷似东坡《赤壁赋》卷。前四行之後逐渐放开,变为行草,後段完全进入草书。不论行楷还是行草、草书,法度还是中规中矩,不脱宋代前贤和晋唐法帖规矩,与《行草书自书诗卷》「得意忘形」、「醉帖淋漓」之化境,不大相同。

  风流时代,想望锦城

  诗中「椽烛」,即如椽巨烛,某种程度上反映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北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北宋与欧阳修一起修《新唐书》的风流才子宋祁,曾任成都太守,带着《新唐书》书稿到任上编修。「每宴罢,开寝门,垂帘燃二椽烛,媵婢夹侍,和墨伸纸,远近皆知为尚书修《唐书》,望之如神仙焉。」此公「多内宠,後庭曳绮罗者甚众」。一次在锦江上欢宴,感觉有点冷,叫佳人们取「半臂」(短外套),但见十几位佳人,每人递来一件。他想推却谁的都不是,接下任何一件则厚少薄众。於是一件也不接,宁肯自己忍着受冻,也不伤美人的心。

  文中「二椽烛」,是官家供给用於办公事点燃的「官烛」;陆诗「椽烛」是自费蜡烛。古代照明所用灯烛,是一项不菲的开支。唐、宋时期四川相对躲开战乱,发展繁荣。宋代社会发达,文人士大夫经济收入高,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知识分子们生活方式与六朝相似,故这两个时代文化风尚也趋同:晋人尚韵、宋人尚意,都是文化艺术上的风流时代。

  陆游当年在蜀中,与诗文同道们结成诗社,一起春游、饮酒,斗鸡南市,射雉西郊,放鹰、歌舞,如椽巨烛高烧,没日没夜。同时代而年轻於陆游的周密《齐东野语》记载,陆游那时结识一位王侯家歌女,年长後生活落魄,花容憔悴,不复昔时人面桃花,令人惋惜,於是作诗咏道:「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如今憔顇(憔悴)蓬窗底,飞上青天妒落花。」

  还有《懐成都旧游二首》:「金鞭珠弹忆春游,万里桥东罨画楼。梦倩晓风吹不断,书凭春雁寄无由。镜中颜鬓今如此,席上宾朋好在否?箧有吴牋三百个,拟将细字写春愁。」「裘马清狂锦水滨,是繁华地作闲人。金壶投箭消长日,红袖传杯领好春。幽鸟语随歌处拍,落花铺作舞时茵。悠然自适君知否,身与浮名孰重轻?」

  陆游传世遗墨较多。故宫博物院还藏有《行书桐江帖页》《行书长夏帖页》《行书尊眷帖页》《行草书苦寒帖页》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致原伯知府尺牍》(《秋清帖》)、《宋元四家书册.宋陆游上问台闳尊眷尺牍》《宋人法书(三)册.宋陆游致仲躬侍郎尺牍》等。

  (作者为中国历史文化学者、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3 2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