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度火爆异常的电子烟行业迎来密集治理。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到电商下架电子烟产品,为这一疾驰的新业态踩了一脚急刹车。
虽然上述举措让电子烟销售降温,但有效治理尚未实现。据调查,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输入“雾化器”“低温不燃烧”等关键字,依然可以找到很多电子烟产品。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熟人带客、拉群建组,电子烟通过“私域流量”同样获得了销售渠道。亦不乏电子烟公司发力线下,在大商场里建立体验店,于便利店中摆放货架,通过赞助电竞比赛、潮流音乐等方式推广电子烟。在地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上,新烟民堂而皇之吞云吐雾;在校园周边,电子烟如零食玩具一般,学生可随意购买。这些情况的广泛存在,无不消弭着治理的效果。
电子烟之所以能够游走于灰色地带,与它模糊的身份有着直接关系。电子烟究竟是不是香烟?说它是吧,但有人认为,不含烟焦油等有害物质的电子烟与传统香烟有区别,因而不能拿着香烟的管理标准来要求电子烟。说它不是吧,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显示,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并不比香烟小。同时,电子烟有着很高的尼古丁含量及潮流花哨的外观,“一里一外”让电子烟比起普通香烟,更易吸引青年尤其是未成年人。
香烟,可谓是受到最严管控的合法商品之一。也正因如此,许多电子烟公司唯恐自己被划入香烟门类。但电子烟有损健康和致人成瘾的特性,又与香烟何异?加之其灰色身份,正经投资不敢进入,各类捞一把就跑的作坊生产着“三无”产品,进一步放大了其风险。从这个角度看,早点界定电子烟的身份性质,不仅是对其行业发展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也只有定性之后,在年龄限制、广告促销、产品标准、风险警示等方面才能确定监管制度框架,明确不可为的边界。
电子烟生意方兴未艾,监管体系的建立显然需要再快一些,全面的“组合拳”既可提高监管效率,也可帮社会降低风险成本。
来源: 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