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和本市各项稳外贸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呈现加快态势,带动了本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
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本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07.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2%,高出本市外贸增速18.2个百分点,占比达26%,超过本市整体外贸值四分之一,对稳定本市外贸基本盘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其中,一季度出口213.8亿元,下降5.2%;进口194.1亿元,增长34.2%,贸易顺差19.7亿元。一般贸易占据半壁江山,进出口204.4亿元;保税物流方式增幅明显,进出口69.7亿元,增幅达98.9%。民营企业持续发力,进出口152.6亿元,增长17.6%,占比37.4%。从商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为进出口主要类别商品,进口79.8亿元,增长20.1%,占本市对全部沿线国家进口总值的近四分之一;出口151亿元,占本市对全部沿线国家出口总值的70.6%。
在3月份,“天津—胡志明”集装箱班轮新航线开通。这是天津港集团今年开发的首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航线,至此天津港集装箱航线达到130条,对外服务辐射的国际资源配置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要首先强起来。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是京津冀和“三北”腹地的海上门户,距离雄安新区最近,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一带一路”重要海陆交汇点。截至目前,天津港拥有“一带一路”集装箱航线46条,2019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1730万标准箱中,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港口的货物占近五成。
以海为媒,开放共赢。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出发,天津港通达东南亚的集装箱航线有32条,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57万标准箱。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日益活沃,京津冀和“三北”腹地企业与之在各领域的深入合作也随之密切起来,同时海运需求更是前景广阔。天津港集团在腹地设立了百家营销网点,形成了基本覆盖晋、陕、豫、蒙、宁、甘、新、冀等地区的海铁联运网络,为企业货物进出口提供了物流成本更加经济、运输效率更加便捷的全程服务。
新开通的这条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输货类包含天津进出口电子产品、河北出口药品、山西出口肥料、越南进口水果等。以天津银龙集团出口货物为例,天津港至越南胡志明港的直航航线从每周一班改为每周两班后,解决了直航运力不足问题,减少了货物在港等待船舶的时间,企业可以节省2天的运输时间,减少5%的物流综合成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天津港集团主动当好“先行官”,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让服务更贴心、更有温度。目前,海向天津港东南亚集装箱航线班轮运量已恢复如常,陆向沿“丝绸之路经济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更是亮点频闪。
此外,为精准服务“一带一路”企业复工复产,让走出国门的企业顺利达产复销,天津市税务局结合当前疫情发展的走势,采取措施将税企沟通方式从线下移到线上。围绕税收政策、税收协定、管理规定和服务举措等方面分版块制作了系列网络微课,通过天津税务微信公众号的“纳税人云学堂”进行发布,采取对重点“走出去”纳税人“点对点”推送、送“微课”到家等形式,更好地宣传“走出去”的税收优惠政策。据了解,截至目前,已相继制作14期微课,已发布8期。
“由于工作调整,我刚接手国外项目业务,很多政策需要了解,虽在疫情防控期间,但通过手机微信看到税务部门推送的政策宣传小视频就能搞清楚相关政策,税务部门想的太周到了,十分感谢!”中铁十八局集团的黄会计高兴地说。
中铁十八局集团承接的海外工程项目的涉税业务相对复杂,津南区税务局根据中铁十八局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情况建立“走出去”台账,对该企业的国外工程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及时对财务人员详细讲解境外应纳税所得抵免和纳税申报等政策内容,集中解决企业在对外投资等环节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非接触”办税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拉近了税企之间的距离。
疫情防控期间,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盛邦物流(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海外的贸易往来仍在进行,为了及时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他们急需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河西税务局迅速采取行动,做好内部工作衔接,努力提升受理、审核、审批等环节的办税效率,使办结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1天。据统计,仅2、3月份该局就累计为6户企业开具了8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解决了纳税人的燃眉之急。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为了在哈萨克斯坦及时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急需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及时办理此项业务预计可为企业减免税额达190余万元。北辰区税务局得知情况后设置专人为企业办理了证明的开具工作,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该公司总会计师杨桂春女士感慨地说:税务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我们提供的优质、高效、便捷的“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疏通了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堵点”,让我们更好地“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发展贡献力量,感谢税务部门的耐心、细致的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多家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走出去”企业顺利通过电子税务局开具了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及时享受涉税政策。
中铁十八局集团承接的海外工程项目的涉税业务相对复杂,津南区税务局根据中铁十八局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情况建立“走出去”台账,对该企业的国外工程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及时对财务人员详细讲解境外应纳税所得抵免和纳税申报等政策内容,集中解决企业在对外投资等环节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非接触”办税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拉近了税企之间的距离。
疫情期间,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盛邦物流(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同海外的贸易往来仍在进行,为了及时享受税收协定待遇,他们急需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天津河西区税务局迅速采取行动,做好内部工作衔接,努力提升受理、审核、审批等环节的办税效率,使办结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1天。据统计,仅2、3月份该局就累计为6户企业开具了8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解决了纳税人的燃眉之急。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为了在哈萨克斯坦及时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急需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及时办理此项业务预计可为企业减免税额达190余万元。北辰区税务局得知情况后设置专人为企业办理了证明的开具工作,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该公司总会计师杨桂春女士感慨的说:税务部门在疫情期间为我们提供的优质、高效、便捷的“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疏通了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堵点”,让我们更好的“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发展贡献力量,感谢税务部门的耐心、细致的服务。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多家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走出去”企业顺利通过电子税务局开具了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及时享受涉税政策。
根据 人民日报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