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土地不足,住屋问题严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联名建议中央政府在深圳、中山、珠海、惠州等邻近香港的城市拨地,参考横琴模式发展新市镇。吴秋北透露,特区政府欢迎港区人大代表提出这类议案,工联会两年前已提过类似建议,当时中央表示会积极研究。
吴秋北直言,香港长期用地紧缺,政府承诺的「三年上楼」,一直无法兑现,不少市民只能住劏房或「纳米楼」,「明日大屿」计划更不断被揽炒派阻挠,因此建议在大湾区内临近香港的城市建立新市镇。
他建议,新市镇首阶段发展面积为30平方公里,供约60万人居住,让特区政府作出整个社区规划,包括兴建公营房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并邀请发展商兴建私人房屋及商业楼宇,解决香港住屋问题。此外,深圳、惠州、珠海和中山等地有许多港人聚居,在大湾区其他城市觅地建新市镇,亦能促进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和香港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吴秋北认为,大湾区产业链完善,高科技产业前景广阔,如果可以解决港人居住、教育、医疗等顾虑,相信能吸引更多港人去内地发展。修例风波已发生接近一年,其间许多香港揽炒派政客和媒体不断抹黑、丑化内地,令一些香港青年对大湾区存在误解。吴秋北说,香港青年本来在大湾区有其优势,但若不能敞开心扉,只会限制自身发展。
至于如何增强青年人对大湾区的认识,他直言,体验是最好的宣传,工联会也做了很多工作,政府应努力吸引年轻人去内地实习,亲身感受内地的生活节奏、居住质量,和年轻人的精神面貌,而不是闭目塞听。此外,政府也应对大湾区进行多元化的宣传,例如用微电影、文艺创作这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效果可能好得多。
文书互认问题需循序渐进解决
吴秋北还表示,为促进区内融合,文书互认问题需要循序渐进解决,可以采用先易後难原则,先以结婚证、出生证及死亡证这三类文件作为简化文书互认的试行范围,并建立两地网上文书认证系统,长远考虑成立大湾区公证处,统一处理相关文书认证。
【华发网根据文汇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