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青岛市发改委消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青岛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72项“一带一路”重点建设任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市“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呈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协议投资额2.9亿美元;新承揽工程承包项目9个,合同额9.7亿美元,增长40.3%。
“两区”建设持续发力
上合示范区建设方面,上合国际物流基地、中国外运(上合)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启动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编制。推出以上合示范区为连接点的“山东高速齐鲁号日韩陆海快线”服务产品,“齐鲁号”欧亚班列中日韩海铁联运服务实现班期化、常态化运营。一季度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作业量达到14.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启动胶州省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贸易、投资合作、人才服务等43项年度工作。青岛农商银行出台《上合示范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二十条)》。一季度,上合示范区共吸引集聚市场主体160家,总数达到1600多家。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建设方面,76项试点任务加快实施,其中50项试点任务落地,形成保税原油混兑调和、青岛港绿色智慧码头6项首创技术创新、橡胶期货保税交割等创新案例。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银行、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等6家银行先后设立自贸区支行。一季度,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累计新增注册市场主体3078家,其中外资企业86家;片区待建、在建产业项目104个,总投资约900亿元。
国际产能合作提质增效
新发展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工业创新企业部、“西伯利亚协议”地区间经济协作协会2个经济合作伙伴,我市与上合国家经济合作伙伴总数达到23个。巴基斯坦青岛商务中心、俄罗斯商品馆、新西伯利亚青岛经贸中心等贸易促进平台加快建设。加快推动环球易购、京东海囤全球、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企业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建设国际配送中心、海外仓等配套基地。海尔集团、市政空间集团等7家企业12个金融支持项目,上报国家商务部争取支持。推进中程集团印尼镍铁加工项目、双星集团巴基斯坦项目、青岛港集团阿布扎比港口码头项目等一批重点海外投资项目。加快推进韩国、德国、日本、以色列、上合组织国家5个“国际客厅”建设。5家律师事务所为8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切实应对疫情期间贸易纠纷。
立体交通网络加速优化
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和青岛港前湾港区泛亚码头项目加快推进。明董高速、前湾港南岸铁路顺利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胶东国际机场建设进展顺利,飞行区完成竣工验收,满足校飞试飞条件。新机场周边道路加快建设,双元路拓宽改建工程完成总工程的50%。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现代航运服务信息化支持保障平台(一期)完成软件概要设计“线上”评审。全市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2家,总数达到83家。
一季度,青岛完成欧亚班列运量7052标准箱,增长22.9%;集装箱海铁联运量43万标准箱,增长30.5%;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387万吨、504.3万标准箱,分别增长4.2%、2.2%;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完成254.1万人和4.3万吨,分别下降56.8%和18%。
金融创新活力迸发
推动全省“一带一路”产业投资基金落户,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开发建设。加大“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支持力度,中信保山东分公司为中方投资的孟加拉某机场快速路项目、越南某电器件制造项目、马来西亚某平台公司项目承保3.7亿美元项目险。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取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基金销售牌照,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外资银行子公司。工行青岛市分行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全力协助山东省港口集团整合及“一带一路”业务链拓展;青岛农商行推出“跨境资金池”业务,目前已办理“跨境资金池”业务20笔、475万美元,开展便利化业务57笔、4.58亿美元。一季度,全市与“一带一路”沿线38个国家(地区)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45.24亿元,同比增长17.9%。
海洋优势日益凸显
与Nature、Science探索国际疫情下开展线上合作培训等。举办“建设全球透明海洋共同体”国际研讨会第二次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和“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POGO)、“气候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项目”(CLIVAR)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多家涉海科研机构的40余名学者专家参会。组织万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水处理行业公司走出去,参与国际水务项目合作。积极筹备2020(第五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青岛国际水大会等高端海洋会展活动。斯坦福青岛研究院与法国原子能研究中心等合作,形成国际技术成果库,目前正在推进相关技术在国内转移转化。
人文交流往来密切
策划举办青岛“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节,搭建文旅交流平台。推进投资20亿元的雅钻青岛(俄罗斯)文化旅游交流中心项目签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所有“电影之都”发出倡议,并创作“电影为你我加油”主题的海报,为“设计之都”武汉加油。先后与以色列驻华大使、德国驻华大使开展远程视频对话,探讨疫情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达成多项共识。通过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与德国、法国、韩国等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对接合作,积极邀请国际知名会展机构到我市投资发展。与专业会议管理协会(PCMA)、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召开线上研讨会,探讨疫情之下如何做好大会引进工作。积极推进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2020第十二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山东半岛城市帆船赛等筹办工作。“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加强同英富曼、励展等全球前33家国际知名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组织38家企业参加德国、法国、俄罗斯等9个沿线国家展会项目。
物流开路,互联互通“排头兵”作用凸显
作为上合示范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先被规划统筹,尤其是多式物流中心的崛起,更是担当起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间互联互通的“排头兵”。从2018年6月至今,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也成为上合示范区建设的突出亮点。“胶州是山东半岛连接内陆各省份及进出青、烟、威的重要交通枢纽,示范区更是地处青岛海、陆、空、铁枢纽15分钟经济圈内,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这里发展多式联运的独特优势。”郝国新说。
借助胶州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优势,一个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的多元合作平台已经初步搭建完成。目前,多式联运中心已开行国内外班列16条,其中6条国际班列、2条国际回程班列、7条国内班列、1条胶黄小运转循环班列,初步构建起“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北达蒙古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2018年,完成集装箱作业量53.6万标箱,增长27.3%,其中到发欧亚班列402列,占山东到发总量的81%。今年1至6月份,完成集装箱作业量35.2万标箱,同比增长55%。
物流通道的贯通让贸易通道也活跃了起来。“现在贸易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中铁联集青岛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魏学伦介绍,新疆鸿运达、远洋大亚等10余家企业先后进驻,中外运等50多家“多式联运承运人”开办运输业务,示范区还成功签约中商民生、新港洲等大宗商品贸易平台,一个国家商贸型物流枢纽日趋成型。
经贸主导,上合示范区“朋友圈”互动频密
“上合之‘合’,始于安全需要,更兴于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双边、多边合作,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共建、共享、共赢。”郝国新介绍说,根据各上合国家优势、特色,示范区成立4个工作推进小组,有针对性地分赴考察交流,目前已完成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走访,在莫斯科等6个城市设立商贸代表处,联动俄罗斯青岛工商中心等驻外机构,统筹拓展与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合作,并在莫斯科签订了《上合示范区与俄罗斯对中文化及合作交流促进会框架合作协议》,与白俄罗斯鲍里索夫市签订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等。
建设上合示范区国际商务中心,吸引上合国家工商会、商会等入驻,招引中外运等对上合国家有贸易实绩的企业向示范区聚集,目前示范区共有贸易企业228家,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贸易企业40家,并与青岛海关一起探索加快对上合国家产品进口。同时,引导本土企业开展产能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对上合组织有关国家累计投资项目1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到4.8亿美元。康原、思锐达、中启等一批企业走进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上合国家,投资兴业、寻求共赢;228家贸易企业聚集到示范区,实现进出口1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
不止于此。一年来,上合示范区先后成功组织“一带一路”青岛板桥镇论坛、上合+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论坛、“一带一路”国际电子竞技大赛、上合民俗文化博览会、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暨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合马拉松比赛等多项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间的技术互通、贸易投资往来,也让相互间的文化和情感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体制创新,对标深圳前海构建高效管理运行机制
面对上合示范区这一历史机遇,抢占先机才能赢得主动。这种主动意识,首先体现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
围绕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整体布局,胶州主动对标深圳前海,构建高效管理运行机制。目前,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已制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案》《功能区职员制改革方案》,实施“管委会+公司制”管理模式,扁平化分级负责。其中29名工作人员已经完成职员聘用。除此之外,上合示范区已实现创新公司制园区运营主体等重要制度10多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强力支撑。
打破原有体制枷锁,更需建立完善服务。上合示范区成立法律服务委员会,建成“检察服务保障暨法治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被司法部授予全国首批法律服务交流合作基地,今年4月,示范区涉外审判巡回法庭首次公开开庭审理,强化示范区的法律支持;与人民银行、蓝橡资本达成合作意向,揭牌运营示范区金融服务中心,与交通银行等10家入驻机构代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上合一号基金,其中一期10亿元资金已正式运营,完善金融支撑。
这种创新变革也为上合示范区带来强大的磁吸作用。截至目前,示范区已聚集已开工项目17个,总投资约130亿元(含外资项目6个,投资额约13.5亿美元),近期拟开工项目8个,总投资约57亿元,上合国际贸易大厦、博览中心等12个面向上合国家的载体类项目加速启动或建设,总投资65亿元。
“当然,一周年的上合示范区还是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孩,它的发展前景远不止眼前所看到的这些。”在郝国新的构想中,上合示范区这个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的桥头堡,可以延伸到无限。而这个无限不仅是地域链接,更是合作体系和模式的包罗万象。
根据 中新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