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6|回复: 0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避错方法?古人有话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1 07: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避免犯错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想防错,就要知道出错的原因。清人方苞有一篇短文《原过》,谈了很多防错、纠错的道理。

方苞分析世人犯错的原因时,指出“识力不到”固然会致错,但心智缺陷——“自知而不胜其欲”,更容易将人推向不义的深渊。就此,方苞将犯错主体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和小人四类,方便读者对症下药,找到适合自己的避错方法。

“上乎君子而为圣人”,圣人是超越君子的罕有之人,绝少犯错,即使犯,也是“必以人事之变”——时势使然。因此,方苞对圣人如何防错未作深论。

对犯错的君子,方苞很宽容:“值人事之变而无以自解免者,十之七;观理而不审者,十之三。”“观理不审”属于认识局限,“无意蹈之”,而且只占十分之三,分量较小。人事之变的情形复杂:如与方苞相熟的戴名世因《南山集》获罪,对错系于政治立场;司马迁亦如此,由于“不识时务”,在皇帝耳边“强聒不已”,终遭酷刑。此外,受情势逼迫,也是君子出错的原因之一。可见,君子出错不仅机率小,出错后也大多可以原宥。

在方苞看来,众人(平常人)犯错误,“观理不审”也只占十分之三,其余十分之七,即是“自知而不胜其欲”,经不住欲望诱惑,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从而酿成错误。不过,虽然众人犯错误的机率较高,但方苞认为众人慑于礼法又尚存良知,并不敢为大恶,只是犯点小错而已。因此,针对众人,就有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积多势成大错”等俗语。


“下乎众人而为小人”“皆不胜其欲而动于恶”,小人犯错,在方苞看来是本性使然。小人“不胜其欲”,便存念作恶,还找出种种作恶的理由,“姑自恕焉”。一次作恶,自觉已是恶人,也就无所顾忌,放肆作恶了。方苞比喻说:“服物之初御也,常恐其污且毁也,既污且毁,则不复惜矣。”

接下来,方苞从心志说到修养,认为君子、大众、小人立场不同,处事也有自己的类属特征。君子自律甚严,夕惕若厉,大大减少了犯错的机率。偶尔出错,也是小错,知过即改,尚能挽回。小人则不然,平常人眼中的大错,在他们眼里只是平常小事,“故悍然而不能顾”,铤而走险,直到恶贯满盈,被人清算。不久前,笔者看到一则新闻,某地拆迁过程中,一位村干部弄虚作假、套取拆迁款。他先将本已废弃的广告牌立起来,名正言顺地寻求拆迁赔偿。因为所得有限,他又盯上了无主的坟头,挖空心思将无主坟变成了有主坟,从而增添了要钱的理由。这名村干部出于恶念,在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印证了方苞“不胜其欲而动于恶”的论断。大凡犯错者总是心存侥幸,以为只要隐秘,就能安然过关;忘记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

生活中最多的是众人,据方苞所言,平常人要避免出错就要加强自律,不能“苟以细过自恕而轻蹈之”,应当时时反思,才能远离错误。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作者庄锡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19: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