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提起新疆,这大概是不少人脑海里下意识就回响起的优美旋律。而如今的新疆已大不一样,不仅大美,更有巨变。
近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掘与8国相邻的区位优势,全面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与对外开放,“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气质越来越浓,高质量发展的颜值越来越高。
君不见,古丝绸之路上的点点驿站,已进化为“一带一路”上的条条通道;悠扬清脆的声声驼铃,已变换为中欧班列的阵阵汽笛;迤逦蜿蜒的沙漠古道,已蜕变为四通八达的立体网络。新疆,正用实际行动传唱千年的丝路之歌,续写更为动听悦耳的新乐章。
市场主体唱主角
在新疆采访,这样的趣谈让干部群众津津乐道:当地的一种面包里,能吃出3个国家的味道——俄罗斯的小麦,乌兹别克斯坦的干果,还有中国的技术。这背后,恰是各国各类市场主体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相互联通的结果。
9月10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的馕产业园内,几十个身穿白衣、头戴白帽的师傅,正在炙热的馕坑前热火朝天地打着馕。核桃馕、葵花馕、风车馕、巴旦木馕……形形色色的新疆馕,在师傅们灵巧的手中,成形、下坑、出炉,虽然戴着口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都能闻到扑面而来的馕香。
据霍尔果斯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永宁介绍,作为多个民族的主食,馕在新疆受欢迎程度真不一般。正因如此,当地以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模式,募资1.5亿元,兴建了霍尔果斯馕产业园。“就在前两天,产业园就出口了一批馕、列巴到哈萨克斯坦等国,出口额近70万元。”张永宁兴奋地说。面粉、干果等原料来自国外,成品相当一部分出口国外,霍尔果斯馕产业园相关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尝到了甜头。
除了“两头在外”,还有不少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商机。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例。
艾培丽一家生活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几年前,那里限电、停电时有发生。回忆起过去生活的情景,艾培丽仍历历在目:“经常停电,尤其是冬天,限电是常有的事。”
随着由特变电工承建的“达特卡—克明”输变电工程的竣工,比什凯克市民彻底告别了限电的日子,开始享受城市夜生活。他们将这一工程称为来自中国的“幸福工程”。中国企业在市场化运作中,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口碑。
中欧班列“加速跑”
没有物流,再好的货也运不出来。动辄几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的路程,货物如何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来去自如?答案就是中欧班列。
2011年3月19日,我国首列中欧班列开出。作为中欧班列西部通道的重要节点,阿拉山口市见证了中欧班列的“加速度”。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海关关长王传杰对这些数据如数家珍:“从第一列中欧班列到2018年6月突破5000列,用了7年;从第5000列到2019年9月突破10000列,只用了1年零3个月;而从第10000列到如今近15000列,还不到一年。这里面,还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增加的不只是班列数量,中欧班列的辐射面也在不断扩大。从业逾7年的火车司机谢恒对此深有体会,“我驾驶的中欧班列最初目的地,只有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而现在,我最远开到过意大利和德国”。这不只是谢恒的个人感受。近年来,杜伊斯堡、汉堡、华沙、马德里……途经阿拉山口口岸的中欧班列的目的地名单越来越长。
按照国际惯例,一列中欧班列需集结41组以上集装箱才能开行。中欧班列运行早期,由于种种原因,常常是“去时满满,回时空空”,增加了运行成本,影响了运行效率,一度颇受诟病。而这一切,也已发生了改变。
据阿拉山口综保区管委会主任皮履屏介绍,今年1月至8月,经阿拉山口的中欧班列,首次出现了进口货运量超过出口货运量的情况。“虽然只超了10万吨左右,但这个数据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与之对应的是,目前返程中欧班列的载货率,已由2014年的9.1%提高到了如今的95.8%。”去时满满,回程满满,提起这个,皮履屏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持续注入新动能
“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是新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西出通道上的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核心区建设成色几何,关键在此。同时,这项工作也为“一带一路”注入了更多新动能。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文介绍,“一港”是指乌鲁木齐国际陆路港,“两区”是指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喀什经济开发区,“五大中心”即指在新疆向西的陆路通道上,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以及覆盖中亚的医疗服务中心。而“口岸经济带”,则是依托19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大力发展进出口商品加工产业、边境(跨境)旅游、边民互市贸易、电子商务等外向型经济。目前,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记者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智能场站平台的显示大屏上看到,全国中欧、中亚班列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车号、箱号、仓号、货品名称、重量等信息清晰可见。
据介绍,以前的电子国际联运单都是手写,到一个国家就要翻译成当地文字,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出错,还不具备金融属性。在智能场站平台上,仓单在境外换单时系统后台就可以自动进行多语种翻译,提高了通关效率,还让陆运铁路仓单具备了金融属性,可以成为抵押凭证,用来向银行贷款。可以预见,随着场站平台的智能化提升,更多的便捷将触手可及。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是指从欧亚大陆的太平洋沿岸东亚地区,经中亚与俄罗斯,最终抵达大西洋彼岸欧洲国家的“亚欧大陆桥”。
不
管从中国境内哪里出发,一路向西,出国的最后一站都会在新疆。
川流不息的中欧班列由阿拉山口出境,与哈萨克铁路系统相连,经俄罗斯,过中东欧国家,直达荷兰的鹿特丹和德国的港口。
繁忙的霍尔果斯口岸,是公路运输沟通中亚各国的最重要的枢纽。
中国-中亚油气管线亦由此入境,向东延伸直至上海,大名鼎鼎的“西气东输”就是它。
作为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能源通道,一头连接的是中亚地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天然气,另一头是中国旺盛的需求。
对中亚诸国来说,最不缺的就是能源,缺的是销售渠道。由于历史原因,以前所有的油气管道都得经由俄罗斯输往西方。随着向东与中国的管道开通,终于得以摆脱对俄罗斯的绝对依赖,实现了能源外交的独立。
沿着国境线往南,喀什,这个南疆的核心城市出现在眼前。
向西沿狹长的瓦罕走廊可抵阿富汗。
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始于喀什,翻过高山,南下直抵巴基斯坦的瓜德尔港。建成后,海运货物可由该港上岸,经铁路,公路运抵中国,极大的改变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严重依赖。
与印控克什米尔相接的是阿克塞钦地区,此地居高临下,遥想印度大陆。
总结一下,被定位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区,新疆当之无愧。与中亚四国,俄,蒙,印,巴共八个邻国接壞。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希望成为货物流转的集散及分拨中心
利用交通联系,新疆有意发展成为一个中亚与中国内陆货物流转的集散中心和分拨中心,特别是一些零散的货物,可以在这里并柜。例如乌鲁木齐正开始建造一个铁路集装箱中心,是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工程之一。希望通过该项目能加快整合中欧班列,建成向西开放的集装箱集运中心,并带动周边物流园区的建设。新疆正争取更多货运班列,在新疆进行重新编组,作为集散中心的功能将大为增强。此外,今后五年新疆将建设乌鲁木齐、伊宁等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和30多个物流园区。
除了乌鲁木齐,其他城市如伊宁,也计划“十三五”期间建设伊宁航空港,将会改扩建现有机场,开放机场国际口岸,开辟哈萨克和中亚地区国际航线,并开设针对中亚地区的货运,发展国际物流中心。虽然从现阶段看,这些分拨中心或物流中心的功能仍要视乎将来的货源是否足够。据新疆发改委的代表表示,新疆将来要依托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铁路和空运等联系,加强分拨中心等功能,达至吸引货物的流转及集中。
国际物流发展及服务需求值得关注
新疆朝向作为中国内地与中亚以至欧洲之间的物流运输集散中心,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从国际物流发展来看,将来基础设施如能发展起来,现时与欧洲之间主要以海路运输的现状可能会有所改变。除了新疆位于中国与中亚/欧洲之间的区位优势,新疆少数民族与中亚地区的文化较易沟通交流,均有利新疆提供服务功能。从过去两年看,陆路运输开始发展,在货运量进一步发展时便需要中转、集运和分拨的配套服务,新疆的功能将有机会进一步加强,不单提供一条出口到中亚以至欧洲的路径,并对相关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外,随着集运和分拨中心的功能提高,对提升相关服务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将应运而生。
此外,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新疆也有机会发展为中国沿海厂商在供应中亚跨境电商市场的一个仓储配送中心。
面向中亚市场,发展本地加工生产业
从货源考虑,除了来自沿海或内陆的制成品外,新疆也计划鼓励发展本地的加工生产业。新疆除了定位为三基地,即油气生产加工储备基地、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外,并计划发展利用当地资源作原材料或外地的半成品,而面向中亚市场的加工制造业;或者利用中亚资源的加工业,如木材、绵花、玉米,加工后成木板、家具,再出口到中亚或中国内销。
例如在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据当地部门介绍,当中汽车装备制造是一个发展重点,内地生产商落户这里主要是因为接近中亚市场;有广东的摩托车厂把组装放在新疆,其中一个考虑是方便出口。近年新疆与中部及沿海城市增强交通联系,大大增加新疆与其他地区的物流运输效率,使在新疆从事加工活动的厂商,能以比从前较低的成本,取得其他地区在物料、配套方面的支援。
为了鼓励利用当地的棉花资源,近年新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发展纺织服装制造业,在南疆的阿克苏、库尔勒和北疆的石河子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并容许集中发展印染产业。此外,还设立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优惠政策包括对运费补贴、员工培训、社保及污水处理补贴等。考虑到当地的支援工业较弱,新疆计划发展一些产业链较短的纺织业,例如针织、地毯和家纺等。
一家从事食品加工的企业“新康食品”,选择在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建厂,利用新疆的农产品生产蕃茄酱、果酱、果蔬罐头及调味料等,新鲜蕃茄都是新疆本地出产,新康食品除了有本身的种植基地,也有与新疆农户合作由他们承包生产。
产品主要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并且设立研发基地,专门开发符合中亚消费者口味的产品,例如哈萨克斯坦消费者一般喜欢较甜的口味。由于哈萨克斯坦的工艺水平较落后,新康采用的果酱瓶由于都可以循环再用,颇受当地消费者欢迎。现时新康在哈萨克斯坦市场中,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已占有25%至30%。通过哈萨克斯坦的代理,产品现已进入乌兹别克和俄罗斯。
新康食品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也有一间工厂,两间厂生产的产品差不多。在哈萨克斯坦的工厂所需的原料(蕃茄酱)及配套用品都由新疆运过去,而阿拉木图的公司则负责营销接单的功能。虽然大部份蕃茄加工厂的产品是外销,但近年也开始有部分产品转销中国内陆市场。
据新疆相关部门介绍,新疆的土地和电价相对便宜,劳动力虽然有供应,但需要培训,而工资水平也不比内地低很多。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表示在劳动力供应方面,技术性的工人较紧缺。不过,开发区与当地职业技术院校合作,有针对性地培训技术工人。据悉当地普通工人的薪金水平约每月3,000多元人民币。
当地一些开发区仍有一些优惠政策,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伊宁园区为例,该区在2013年正式建设,现时主力拓展基建,定位为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利用优势资源加工,再把产品出口到中亚。据当地部门介绍,入区企业如果属于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企业所得税可享有前5年全免,后5年地方留成部分全免,进口设备国内没有的免关税,此外还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用工培训补贴(特别是纺织服装劳动密集的),用地的核准定价则是15万元人民币一亩。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当中便提出要促进沿边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并支持在沿边重点地区优先布局进口能源资源加工转化利用项目和进口资源落地加工项目,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并提出研究设立沿边重点地区产业发展基金。这些政策显示中央以至地方均积极推动沿边地区的产业发展。虽然新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产业配套等因素,对大部份加工产业而言未必是最合适的转移目标地,但对个别行业,特别是涉及利用当地或中亚进口资源的加工业,以及针对中亚以至南亚市场的企业,新疆在“一带一路”及政策支援的大环境下,值得留意当地在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机会。
根据 经济日报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