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上午,“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在广州举行。会上,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发布了2020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名单。入选的45个重点项目,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等18个省(区、市),涉及服务平台建设、数字文旅、创意设计、旅游演艺等多个领域,投资金额约130亿元人民币,涵盖俄罗斯、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希腊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
征集遴选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多管齐下促进落地实施
近年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增强。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023.8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产品出口总额162亿美元。2019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114.5亿美元,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增长了24.9%。“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
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做深做实,文化和旅游部自2018年开始面向全国征集遴选“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通过扶持示范项目,培育一批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不断促进产业合作和民心相通。
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是经地方文化和旅游厅(局)推荐、第三方机构初审、专家评审复核,在公示后确定的。
文化和旅游部将从投融资、宣传推介、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与服务,并为这些项目争取多渠道的扶持政策,搭建多元化的合作桥梁,促进项目落地实施。
搭建产业国际合作平台 助推项目“走出去”
“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是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配套活动之一。11月20日,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开幕。
该活动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支持和服务“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的多项举措之一。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支持指导,由广州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承办。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重点项目、金融机构负责人等约100人参会。
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 让文化和旅游项目“秀出来”
杭州水秀文化集团“一体化智造水舞秀文化装备的海外推广”项目、河南约克动漫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动画系列剧《我是发明家》”项目、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奥林匹亚’古奥林匹亚遗址数字化推广”项目等8个重点项目在会上进行了路演推介。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与战略研究所、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市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江海证券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的专家,对路演项目做了专业点评,并就项目融资与发展给予了针对性建议。
文化和旅游助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自国家实行“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互联机制不断健全。自2013年至2018年,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双边文化、旅游合作文件108份,推动建立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中俄蒙等一系列双、多边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同时,以文化机构为主体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丝绸之路囯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逐步建立并完善,截至2019年4月,共有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319家境外文化机构加入其中,为推动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跨区域合作开辟了新渠道。
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为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感召力、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阵地作用。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成立中国驻曼谷、布达佩斯、阿斯塔纳旅游办事处,指导完成巴黎、悉尼中国旅游体验中心建设,在沿线国家建成17个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文化活动近2000场。此外,还推动举办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暨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综合性节会。
除了搭建优质平台,文化和旅游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手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和旅游活动,成功打造了“丝路之旅”“欢乐春节”“中非文化聚焦”“美丽中囯”等文化和旅游品牌。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精心筹划“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民心相通展、“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主题展,并在全球298个驻外机构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展出。2019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133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座城市举办,开展近1500场活动,欢乐、和谐、共享的理念成为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通过挖掘中华文化尤其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人文内涵,文化和旅游部不断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邀请来自24个国家的28位汉学家举办“汉学与当代中囯”座谈会, 组织73个国家的225名学员参与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围绕“一带一路”与共同发展、“一带一路”与开放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成就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打造“意会中国”人文交流品牌,组织举办“一带一路”艺术大师工作坊、“感知·互鉴——第三届上海合作组织青年文创人才夏令营”等人才培训项目,大力实施对非文化人力资源培训,全年邀请外囯艺术家、学者访华人数突破1000人次,为扩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此外,在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交流与合作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进行了诸多既有社会效益,又具历史意义的尝试。陆上丝绸之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积极参与援助“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建设,通过智力支持和捐款资助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究、保护和联合申遗。此外,中沙(特)塞林港联合考古,柬埔寨吴哥古迹、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尼泊尔震后文物古籍保护修复等重大文化援助工程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13年至2018年,我国与沿线国家举办“华夏瑰宝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物展”等文化遗产展览54次,有效拉近了“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心与心的距离。
根据 中国经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