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7|回复: 0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突破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9 20: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蜚语 于 2021-5-9 20:50 编辑

1.png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普遍把工业化作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的重要选择。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快速发展,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化水平稳步提升、经济韧性日益增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往来也日益密切,2013年至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接近8000亿美元;2020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4万列,同比增长50%,有力服务了国际防疫合作;2021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5万亿元,投资持续增长,承包工程稳步推进。

当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的环境和条件。

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区域性聚集的趋势。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世界各国都应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更好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有效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根本消除,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在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也需要在探索中找到答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实现突破:

既要巩固“联通”,又要畅通“循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主动作为,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有巩固“联通”的思路,更要有畅通“循环”的思路,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平台、以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积极发掘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源,探索国内国际双循环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发展的路径。

既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又要提升我国在其中的地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各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高度关注。在此期间,“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中欧班列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重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布局,着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效应对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的遏制打压。同时,还要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更加重视粮食、能源、医药等国计民生领域的供应链安全,为此需推动数字、绿色和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气候变化治理和公共卫生治理,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既要“参与规则”,又要“引领规则”。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需从要素驱动转向规则、制度、创新驱动。对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参与、适应并更好维护、创新国际规则,与相关国家构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汇合点”,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引领国际合作规则,推动国际规则更加包容和更加公正,使更多国家释放发展潜力。

既要推动“机制创新”,又要促进“平台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经济合作倡议,已经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我们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就要推动这一平台创新发展,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契合相关国家对全方位、宽领域、多选项拓展合作的需要。

既要实现“硬联通”,又要实现“软联通”。经过多年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在“硬联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各国以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等为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等硬件联通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软联通”方面也有积极进展。面向未来,需注重在“软联通”方面切实发力,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更好对接协同,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

更棘手的事,近年来,随着美国政府在全球推行所谓“美国优先”和“产业回归”战略,全球化面临退步风险,各国内顾心态加紧。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医疗物资短缺,让美西方国家重新审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加速产业链供应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不少跨国企业从全球布局转向区域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因此变得更短、更有弹性,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区域化生产将导致无数区域性供应链中心的形成。其中,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与活跃程度最为凸显,备受关注,因此更需要努力对待。
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

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呈现不平衡不稳定态势,例如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所凸显的疫情期间国际航运脆弱性。但随着生产分工专业化、精细化,分工类别与环节呈几何式增长,以产业分工为核心的国际价值链呈现出延长态势。在上述背景下,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在内的区域经贸协定落地,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链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度交融,利益交汇点不断增多。

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头加快,有助于填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部分贸易规则与合作机制的空白。近年来,随着全球经贸规则步入调整与洗牌期,原有传统规则安排已逐渐不适应各方不断更新的贸易、投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致使传统多边贸易机制面临“信任危机”。特别是以部分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张期待的基础设施投资原则制定能够与具体项目同步推进。通过签订区域经贸协定,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述国家在参与“一带一路”过程中的诉求可在一定程度上被有针对性地满足,从长远看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当前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势头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接扩散产业链,丰富了“一带一路”互利共赢内涵。在当前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在全球日渐盛行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接收承包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外溢的难度不断提升。从技术层面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区域内国家降低进出口关税,降低投资壁垒,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区域内发达国家外移的中端制造研发业后,有望加快推进本土高技术研发,推行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全面应用与落地。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与“一带一路”项目形成合力,为我国新兴高新技术提供更广阔应用平台。从供应层面看,产业链的转移是经济规律的内在需要,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离开中国,向南亚、东南亚转移,包括成衣等产业逐渐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等地,而中国正成为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承接地;从服务贸易往来层面看,我国数字经济应用经验、5G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等高新技术优势可更加顺畅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同时我国国内广大消费市场亦可在需求端为区域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提供生产动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融合育新机

“一带一路”在疫情暴发、全球经济衰退等“连环大考”中展现出了强大韧性与活力,在生产要素流动受阻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护区域乃至国际产业供应链、价值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疫情期间,包括瓜达尔港在内的70个走廊项目建设运营正常开展,成为统筹防疫与生产的标杆。2020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额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7%;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中国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援助了大量医疗物资。疫苗国际合作方面,在疫苗国际分配极不平衡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提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沿线国家疫苗短缺的问题,充分体现大国担当。数据显示,东盟、欧盟、南亚、拉美多国借助“一带一路”在疫情期间甚至加强了与中方的经济关联。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欧盟对外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带一路”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将在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秉持多边主义理念的基础上,“一带一路”是史上首次由南南合作为主体所创立的最大合作范例。疫情暴发前后,部分发达国家挑起的产业链回流等类似产经政策进一步对各国发出警示,唯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对疫情期间乱象百出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拨乱反正。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对世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赋能“一带一路”产业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一带一路”产经项目提升韧性,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产业分布合理布局,为创建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提升外部价值链提供了空间基础。随着中国内部消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经济韧性将更上一层楼,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也将在宏观层面稳定全球经济发展态势。

在202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应对疫情冲击 加速贸易流通”分论坛举行,保利集团董事长刘化龙也对产业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介绍了保利集团面对疫情冲击,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全球贸易流通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强调保利集团未来将适应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渠道优势推动经贸合作,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加强与相关国家市场、产业、项目有效对接,聚焦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深耕细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首先,他谈到,“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相关国家搭建了很好的贸易畅通的平台。“疫情期间,正是由于这个平台,使得大家能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了独特作用,推进了经济发展。”

其次,合作抗疫是实现经济共赢的基础。刘化龙介绍,疫情期间保利集团积极和世界各地合作伙伴充分交流防疫抗疫的经验和做法,共同面对疫情挑战,保利也积极向合作伙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向俄罗斯、巴基斯坦,以及一些非洲国家提供了口罩、测温仪器、防护服等。

他还表示,要诚信为本,坚持诚信共同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刘化龙透露,疫情期间,保利集团信守承诺,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履行合同,“外派了1200多人推动已经签署合同的落地,保证合同执行”。刘化龙还谈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感触,就是打造具有韧性的产业链对推动贸易畅通至关重要。他表示,保利积极稳定货源供应,稳定市场价格,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转型升级。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0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