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马未都最新散文集《背影》,该书是马未都为故去亲友所作,书中人物身份各异、亲疏有别,都在作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痕。 二十五个人,二十五篇文章,马未都回忆与友人 " 遇见 " 的时光,记录他们真挚的性灵。这些交往侧写也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的文化热、收藏热,在历史的河流中,见证时代与人风云际会的珍贵片段。
6 月 9 日,在新书分享直播中,马未都线上分享了他的收藏之路和读书心得,金句频出。值得一提的是,马未都在直播间 " 智怼 " 小编和 " 键盘侠 ",被读者盛赞 " 有趣 ",不愧是 " 语言艺术大师 "。 谈新书:《背影》是为纪念每一个人而写 在新书分享会上,马未都首先谈起了写作该书的缘由,早在 2008 年他为自己父亲写的悼文在《北京日报》上发表,当时影响很大,由此马未开始有意识地写一些悼文,十几年来积累到今天,已经写了 40 多篇,《背影》这本书只收录了 25 篇。 " 我写的人一定是跟我有交集的人,或多或少,哪怕有一次交集。" 马未都表示,这些人让他对生命有所感悟,所以慢慢就集成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为写书而写的,而是为了纪念每个人,促成了这样一本书。" 马未都(右一)与叶圣陶(中间老者)及其家人合影,1980 年代初,北京 马未都在书中追忆了自己的父亲。马未都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马丹林,一个胶东半岛盐碱地的农家子弟,十几岁参加革命,从指导员、教导员到政委,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大大小小多场战争。马未都写 " 父亲开朗,小时候我印象中的他永远是乐呵呵的,连战争的残酷都以轻松的口吻叙述,从不渲染。" 马未都(右一)与父亲马丹林,1980 年,黄河边 如今,书中所涉的人事物渐远,唯有文章留存着那些记忆。马未都计划写一百人,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画像。作为第一辑,《背影》共写了二十五个人,以飨读者。 谈收藏:一切都是因为热爱 1996 年 10 月 30 日,马未都创办观复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家获政府批准的私人博物馆。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收藏大家,马未都其实并非专业出身,而是仅凭着一腔热爱走上了收藏之路。 《背影》一书中记叙了他早年收藏的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未都在业余时间里,喜欢到琉璃厂淘宝。但那时的古董店是国营的,只有外汇券的人才能进入,并不欢迎像马未都这样的人。 但马未都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怀有巨大的热情,并且坚持不懈。为了能接近自己喜爱的瓷器,马未都想到和营业员套近乎,也因此结识了韵古斋的创始人秦公。
马未都(左一)与秦公,1996 年,上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刚刚开放,人们还没有理解拍卖是怎么一回事时,马未都就跑到香港拍卖行去买古董了。不会英语,听不懂拍卖师讲话,别人也听不懂他的大陆口音,马未都一进香港凡事用纸条开路,说不清楚的就用写的。 从不同的藏家身上,马未都也看到不同的人生观,收藏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对于贵族子弟王世襄来说,收藏是玩;而对另一位收藏大佬王季迁来说,收藏是守。不同的性格最终造就了文物不同的命运。这也让他对收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马未都(左一)与王世襄,1992 年,北京
谈写作:写的是别人其实是自己 在《背影》中我们能透过马未都的眼睛看到很多人的性格品质,这种品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马未都性格的其中一面。马未都写的是别人,其实都是写自己,写自己看重的理念和价值。 徐展堂是收藏界叱咤风云的大腕,是全球五大收藏家中的唯一华人,他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馆皆设有徐展堂中国艺术馆,马未都评价说:" 用几个亿的资金建立一份收藏,又把这份收藏向公众公开,表明了徐先生的人生态度。"
马未都(右一)与徐展堂(中),1997 年,北京
又比如他写陶瓷考古研究者刘新园," 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一听就让人痛快。" 这也颇像马未都在直播间里的表现,他表现出了请读者 " 要看就看、不看别酸 " 的直率。 当小编化城说 " 现在直播间购买,五折包邮,赶紧下单,很便宜 " 时,马未都直接修正道,以后不要说很便宜,要说 " 很划算 "。" 语言有多种表达形式。说很便宜,有人可能还不买呢。就说很划算,说明它值。" 当看到有 " 键盘侠 " 留言称他为 " 大忽悠 " 时,马未都又直接 " 怼回去 ":" 今天的社会特别好的,就是给你一个多项选择的机会。你不爱看,大拇指往上一滑‘我就没了’,对不对?别在这儿说这种酸不溜丢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