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而形成了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完备的工业体系背后需要有坚实的基础支撑。基础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技术是工业体系的毛细血管,决定着一个国家工业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能生产国,平均每小时就有 2 座风机矗立起来。它的转动,改变着中国的能源结构。
陕西子长,正在建设一个有 500 台风机的风场,每年可以满足上百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为了更好地利用风,这里的风机高度都在 130 米左右,但是山路崎岖、谷深坡陡,必须有能够翻山越岭的吊装设备。
中国制造,专门为风机吊装研制的 1600 吨起重机,长 26.6 米,自重 200 吨,可以灵巧通过狭窄的山路,轻松爬上 15 度的山坡;而且它只需要 50 米见方的作业场地,就可以顺利完成风机的吊装。
伸缩油缸推出六节臂架;这对能发出 2000 吨推力的变幅油缸,支撑着臂架,完成高空的精准作业。正是这台起重机全身上下 70 多个油缸组成的液压系统,输送出强悍的吊装动力。
五节塔筒顺利吊装,机舱精准安放到位。在 130 米高空完成叶轮、叶片整体对接。快速、平稳、精准是关键,这考验着液压油缸的微动性能。
江苏徐州徐工集团,是 1600 吨起重机诞生的地方。订单蜂拥而至,让工厂应接不暇。
徐工集团董事长 王民
1600 吨起重机的市场需求,搭上了风电建设的顺风车。而中国作出的承诺是,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为 12 亿千瓦以上,达到现有装机容量的三倍。这又让风机吊装设备变得一机难求,即使拿着几千万元的现金来买,也得等上一年。
1600 吨起重机如此抢手,离不开强大的液压系统,在加工液压油缸上,首席工艺师王家聪他们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这台拉拔钢管长度 18 米、亚洲第一的冷拔机,和这些强度、韧度兼具的钢材,都是王家聪团队专门研制的,突破了过去镗孔加工方式、只能加工 10 米长度油缸的极限,而且可以节约材料 30%。
平顺稳定、控制精准的微动性,是衡量液压油缸性能的关键指标,而缸筒的圆度和直线度,是加工的关键。
一根长 12 米、厚 27 毫米的钢管被送入工位。此时,拉力 400 吨,速度每分钟 2 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拔断钢管。冷拔的过程就像拉空心面条,在几百吨力量的辗轧下,钢管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筋道,同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强度提升了 50%。
加压、拉拔,一气呵成。冷拔完成之后,钢管厚度从 27 毫米均匀瘦身到 24 毫米,长度从 12 米拉拔到 13.39 米。内径百分表测试显示,这根内圆直径 375 毫米的大口径钢管经过冷拔后,内孔直径偏差是 0.3 毫米,相当于成年男性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组装好的液压油缸被送进测试车间,一只盛满水的杯子,将直观呈现油缸的运行状况。压力,0.5 兆帕;油量,每分钟 80 毫升;运动速度,每秒 2 毫米。启动、运行、停止,杯子里的水轻微晃动,但并没有洒出来。经过这些极限数值的检测,验证了这根油缸具备世界一流的微动性能。
得液压者得天下,这是机械行业的共识,液压技术的水平决定着机械的效率和能力。经过 45 年的努力,在承压力、轻量化、可靠性等技术指标上,中国制造的液压油缸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关键基础零部件的突破,夯实了制造世界级产品的实力。
【半小时观察】锤炼内功 夯实基础 性能卓越的 1600 吨起重机,成了被排队抢购的 " 赚钱神器 ",它们之所以受人青睐,都得益于我国的基础工业在不断蜕变、完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是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