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9|回复: 0

月薪 5 万的“家住教师”火了:清北硕士齐入行,安放课外培训退潮后的教育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30 17: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水和火焰的夹缝间,给孩子请 " 住家教师 ",也许是当代父母最后的倔强。
平地一声惊雷起,这次砸到了教育行业身上。
谁能想到,国家竟然重拳出击,把原本炙手可热的各类教育机构揍了个落花流水。不但如此,教育部还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加大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去年夏天如火如荼的 K12 大战,今年全然不见了踪影。
整顿铁幕下,风暴持续升级。7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文件,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教育股齐齐暴跌,哀鸿遍野。



然而,轰轰烈烈的减负潮背后,家长们的焦虑却有增无减。一些条件较优越的家庭,已经开始在子女教育上搞 " 私人订制 ",不是过去那种每天来上几小时课,拿钱就走人的家教,而是 " 住家教师 ",直接把自己家变成 " 私塾 "。
无独有偶,今年 5 月底,某家政公司的应聘截图在网上不胫而走,图片内容显示:一名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的李姓女子,应聘合适家庭担任 " 管家 " 工作,期望月薪 3.5 万元,引发热议。



▲图 / 网络
有需求就有市场。目前住家教师的要价普遍高昂,月薪 3~5 万之间者比比皆是,在肉眼可见的未来,这又将是新一轮军备比拼,不请住家教师,孩子就落了下乘,日后跑的没别人快,飞得没人高。
这是另一种 " 降维打击 ",却又无可奈何。
课外培训退潮," 住家教师 " 趁势上位
事实上," 住家教师 " 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概念,更像是家教行业的新变种。
时光倒回 2014 年," 家教 O2O" 以燎原之势攻占市场。家长通过 APP 就能找到所在城市的家教,既省了找中介的信息差成本,还减少了千里迢迢赶着去上课的时间成本,最重要的是,平台上教师的教学资质、教学情况评价一览无余,怎么看都是门 " 好生意 "。
从 2013 年到 2016 年,有两千多家公司涌入家教 O2O 市场。彼时,站在风口上的平台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即便付出了高额补贴,非但没能烧出用户粘性,还让自己离 " 死期 " 更近。



要知道,教育本身是非标准化的服务型产品,一百个家庭就有一百种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虽然知识点相对固定,但每个孩子的日常基础、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却是截然不同,抓不住孩子差异化的 " 短板 ",再怎么辅导和补习也是徒劳。
从本质上来说,家教 O2O 还是个撮合平台,提供教育价值能力弱,而真正优秀的教师极为抢手,既不愁生源,也不会接受平台抽取 " 中介费 "。
此外,平台也大大低估了家长的决心和耐心。家长的终极目标是效果,而不是价钱或者是距离的远近,只要能找到适合的老师,什么样的代价都值得,而这些,恰恰是家教 O2O 实现不了的。
到最后,家教 O2O 也没能培育出有竞争力的巨头,资本遇冷后绝大多数企业迅速陨落,一度销声匿迹。
" 复燃 " 的转机出现在今年。伴随着一系列双减政策的密集发布,课外辅导机构被迫关停或转型,相较之下,更边缘、更隐蔽的家教似乎未受到这波冲击的影响,成了家长们的 " 救命稻草 "。



经历过之前的惨败,学聪明了的家教行业终于踩对了用户的痛点,内外因作用下," 住家教师 " 应时而生。
何为住家教师,在高端家教机构 " 红杉住家教师 " 的官网,对其职责有着明确的规定:" 服务于 3-14 岁儿童,以英文教育为重点家教内容,包含数学、语文、英语等全科目类培训及家庭作业辅导;辅导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负责家务等。"



▲图 /" 红杉住家教师 " 官网
据该机构创始人透露,如今住家教师的需求日益水涨船高,上海是其最大的客户群体,其次是北京和广州,每月都有上百对家庭前来预约。
而从大环境上看,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极为严峻。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909 万,比去年激增 35 万人,同时海归人数也创历史新高,约有 80 万人,近三成毕业生降低期望薪酬,仍屡屡碰壁。
在这种情况下,包吃包住、事少钱多的 " 住家教师 ",反而成了更优的选择。即便没有工作经历,凭着双一流的学历文凭作为敲门砖,就可以轻松月入过万,(" 住家教师 " 的平均起薪为 1.5 万元 / 月),还免去了挤地铁、找房子、996 的后顾之忧,可谓一举几得。
但在这个万物皆内卷的时代,被家长们重金押注的 " 住家教师 ",身上所背负的隐形 "KPI",足以打破最初的美好幻想。
一入此行深似海,隐形压力让人窒息
" 没工作前我很有信心,但真正涉入其中,才发现太难了。" 来自浙江三线小城的沈月(化名),曾是整个乡镇出名的才女,以优异的成绩保送上海交通大学,之后又留学英国,取得硕士双学位。
毕业后,沈月如愿进入某大型外资企业,谁料天有不测风云,刚通过考核转正不久的沈星,倒霉地碰上了 " 裁员潮 ",重新找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投下的简历有如石沉大海,绝望之际,沈月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
听到是做住家教师,沈月的本能是拒绝,但对方很有耐心,劝她不妨 " 试试 "。机缘巧合下,经过三关面试,沈月得到了雇主家长和孩子的肯定。
根据合同,沈月的工作时间是每周一至周六的 16 时至 21 时,负责接孩子回家、上课、辅导、陪伴,雇主每月支付 3 万元的薪资,并为其购买商业保险。



雇主要求沈月每周制定详细的计划表,内容涉及生活习惯、英语浸润、逻辑思维等各方面。同时,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沈月要陪同孩子一起去上架子鼓、游泳和马术等兴趣课程,并且全程都得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写好相应的观察报告。
随着孩子的成长,沈月又需要不断推翻、改进方案,日报、周报、月报、年报一个都不能少,这种无形的压力像座挥之不去的大山,让人喘不过气。



孩子升入小学后,家长虽然没有对学习成绩作直接要求,但在连续几次考试滑铁卢后,沈月接到了机构的 " 暗示 " 电话。既要安抚孩子的逆反心理,又要达到家长的期待值,两头难的沈月煎熬了几个月,好在孩子的期中成绩进步不小,沈月才得以暂时解除危机,大有 " 劫后余生 " 之感。
和沈月有相同经历的住家教师们并不在少数。从本科到硕士甚至是海归,他们每个人都自带光环,即便硬件条件如此优秀,上岗的竞争程度仍十分激烈。
据 " 红杉住家教师 " 的负责人介绍,每月人事部可以收到 500 多份应聘简历,但每个家庭要能匹配 1 个满意的住家教师,背后需要大概 10 个老师作为备选。



红杉的负责人强调,来找住家教师的家庭中,10 个里就有 8 个会对老师有英语方面的要求。有场面试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孩子父母是企业高管,面试过程中涉及了很多复杂词汇,还有教学理念、使用的教材等,直到第五次面试后,这个家庭才最终敲定了一位精英住家教师。
有的家庭还希望老师有特长,但家长不会只看老师有没有钢琴十级证书,还会在面试时随机挑曲目让老师弹奏,或让老师来家里进行现场教学,需要考量的方面简直事无巨细。
尽管住家教师看似有更多自由时间,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时间紧绷过后,很难再分心做其他事,沈月思虑再三,最终放弃了注册会计师考试。
相较于三个月内被解雇了两次的李恒(化名),沈月已幸运很多。在上一个南京家庭里,女孩的家长更看重语法,但李恒认为口语能力才能让人受益终生,理念出现分歧后,不愿妥协的李恒只能选择离开。
李恒的情况并非个例。尽管中介机构会提前岗前培训,指导老师怎么去融入家庭,但理论和现实往往是两回事,一方对另一方,或者彼此互不满意,导致无法继续雇佣关系,单方毁约是常有的事。
" 为什么在公司打工的上班族,要瞧不起为私人家庭服务的人呢?" 对于网上关于名校生从事住家教师的争议,沈月并不在乎," 本质都是提供劳动,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取舍之别。"
减负难减焦虑," 鸡娃 " 路何其漫漫
最严 " 双减令 " 带来的教培地震,让家教行业重新翻红。比起 " 一对一 "、" 一对多 " 的传统辅导模式," 住家教师 " 的优势更为突出。
毕竟,如果给孩子全科都报一对一的辅导班,收费会超过住家教师的工资不说,还不能保证教师的质量。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现在,用一个老师就能代替各科老师绝大部分的作用,还能全方位陪伴引导,做一些轻度简单的照顾孩子的事情,性价比无疑更合适。
值得一提的是," 住家教师 " 并不尽然是富人专属。位于广州的一家家教机构 CEO 透露,前来发布需求的家长,所谓 " 高净值人群 " 与 " 工薪阶层 " 的比例,可以算是六四开,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上升通道,父母削尖脑袋,也会给孩子们创造条件。
为了规避未来可能的风险,很多住家教师并不会直接以家教的名义展开,而是以 " 高端家政 " 这类名称模糊替代。
所以这也造就了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新发布的《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知识技能型家政市场增速最快,规模达 2776 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上有政策,下游对策,国家虽有雷霆手段,但也不影响家长们 " 另谋他路 "。北京海淀区的杨女士刚刚定了一位资历颇深的住家教师,她的女儿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考验,正是要紧关头:" 精英家长是绝对不会主动减负的,我们跟不上,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每一轮整改之后,总觉得更费时、费钱、费妈。"



▲据南方都市报调研,近七成家长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假期不开课,会有压力
杨女士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自 1985 年以来,政府下达过超 50 次「减负令」,但就如「一山放过一山拦」,孩子的书包越喊越沉。究其原因,教育一直是极度稀缺的资源。
为了让更多家庭用到 " 住家教师 ",有头脑灵活的机构已经率先推出了 " 拼单 " 模式,即老师可以在每周的一、三、五和二、四、六分别服务于两个家庭,分摊下来的费用,也就少了很多。
说到底,只要高考还是主流选拔制度,竞争就会越来越前置。孩子产生成绩比较的压力,而家长感受到的,则是阶级固化的恐惧。
一面是国家极力想要实现教育公平,回归义务教育本质;一面是三胎政策的开放,50% 的中考录取率以及学历至上的社会共识。



海水和火焰的夹缝间,给孩子请 " 住家教师 ",也许是当代父母最后的倔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0 1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