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铁路)法院妥善化解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2021年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到了“甘肃元素”。“在诉调对接中心稳步运行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诉调对接的朋友圈,成功调处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为法治营商环境的中外主体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在9月28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暨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上如是强调。近年来,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在做好“铁”字文章上下功夫,运用涉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铁路法院专门管辖优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司法需求对接,护航“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的畅通。
建立涉铁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和巡回审判点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是“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的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货物集散中心,以国际铁路多式联运为主,开通运营至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地的国际货运班列。2019年11月,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建立了甘肃省首个铁路运输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和驻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巡回审判点,通过建立完善涉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驻点审判、靠前化解,保障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国际班列的有序运营。兰州铁路法院借助巡回审判点,走进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开展普法宣传、靠前解纷等活动10余次,已形成常态化驻点工作模式。
着力化解国际多式联运合同纠纷
为保证铁路大动脉的畅通和铁路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将审判战线前移,加大普法宣传,把涉铁的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2020年5月29日,在国际陆港巡回审判点,法官成功调解了原告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与被告铁堃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一案。双方签订《中欧、中亚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合作协议》后,因运费支付、提供海关放行书以及报关单等权利义务产生纠纷。案件由诉调对接中心先行调解,双方欣然达成调解协议,由铁堃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支付拖欠的运输费后,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相关的海关放行书和报关单的正本。这只是近年来成功调解的其中一例纠纷,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共调撤涉铁纠纷150余件,调撤率达70%,涉案金额近1.5亿元。
扎实开展“铁法护路”专项行动
2020年初,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制定了《关于开展“铁法护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形成“问题摸排---专项调研--靠前化解--总结宣传”四步走护路模式。深入运输企业、建筑工地、沿线村社等地,对辖区内重点铁路建设项目、铁路沿线重要站点等存在的危害要素和风险点进行排查,对涉及侵犯“路产路权”、危及行车安全和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实地调研,找准重点地域和典型问题,形成“护路”合力,并进行矛盾纠纷的一线化解,及时消除“线下隐患”,开展“爱路护路”的法治宣传,为国家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营提供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开展以来,共协调化解涉铁纠纷80余件。
2020年6月16日,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对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周某某等10人排除妨害纠纷案件进行了集中调解。家住榆中县来紫堡乡的周某某等10人,在包兰线水源至青白石贯通10KV高压线路电杆下自有房屋的屋顶上加构建筑物,由于接近高压线,造成重大安全隐患。铁路局起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办案人员到现场实地勘察,向村委会了解情况,挨家入户宣讲法律,向群众讲明存在隐患和法律后果,通过法官的宣讲和释明,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起系列案成为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开展“铁法护路”专项行动以来,审结的首批妨害铁路运行安全的案件,被作为铁路企业主动维权典型案例在兰州铁路局全路通报。
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兰新高铁、宝兰高铁、兰渝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的建成通车,西部路网逐步完善,实现了西南与西北、东南亚与中西亚、“一带”与“一路”的三大联通。兰州铁路运输法院将不断提升涉铁纠纷多元化解体制机制的功能,持续开展“铁法护路”专项行动,加大涉铁国际纠纷化解力度,充分发挥铁路法院专门管辖司法职能,为“一带一路”甘肃段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据铁路部门介绍,中欧班列开行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截至8月底,累计开行破万列,连续16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了积极贡献。
“铁”的力量离不开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让“一带一路”跑“活”了。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项目,中欧班列已成为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横穿欧亚大陆,中欧班列以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优势,成为了大宗物资进出口运输的实力担当,为沿线各国经济发展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铁路部门努力搭建互利共赢的平台,携手各国铁路部门建设好、运营好中欧班列,不仅推动了双方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也让我们的消费生活丰富起来,新的项目兴起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推动了多国之间的政治、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赋予新的活力。
中欧班列让中外友谊的桥梁“暖”了。中欧班列逆势而上彰显大国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铁路部门联合各相关部门接连推出一系列保障中欧班列稳定运行的支持举措,加大中欧班列出口货物运载量,缓解了因疫情而导致的海、空两个运输通道受阻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中欧班列畅通经济发展道路,将国内外贸企业优质产品运到国外,探索精准运输新思路,凝聚多方合力,架起贸易互动的桥梁。防疫物资、日用百货等必需品通过中欧班列驶入欧洲,展示了铁路部门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稳定国际供应链运转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欧班列让百姓心头的希望“亮”了。“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中欧班列贯穿亚欧非大陆,带动沿线无限“商机”,为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希望。中欧班列开行近10年,开通线路已达到近百条,通行范围不断扩大。10年间,国内外交流互通有无,铁路发展助推区域贸易往来和经贸合作,开通更多城市形成区位联合优势,推动了我国内陆及相关沿海地区的经济高水平开放。铁路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为商品流通创造条件,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致富的希望。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欧班列开行超万列,是“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钢铁驼队”。相信中欧班列必将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持续不断发挥运输优势,为经济发展和百姓幸福持续贡献“铁力量”。
而“铁”又不局限于铁路。
驼铃声响,宝船扬帆。古丝绸之路加速了东西方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联系,为沿线国家带来了浩繁而深刻的物质与精神运动。今天的“一带一路”,在实践过程中为沿线国家带去了大型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全球互通互联,以“中国制造”为核心的基建力量,备受世界瞩目。
工程机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提供巨大动能
“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基础建设至关重要,没有基础建设,产业就无法向前进行下去。没有水利设施,农业就难以得到好的发展;没有供电基础设施,工业就无法生产;没有交通基础设施,通行就会受阻,各行业所需要的食材、原材、货物等等,都会停下脚步,导致社会放慢发展的脚步。当中国的基建力量注入“一带一路”沿线,助力沿线国家夯实基建基础,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后勤”保障。
作为中国基建力量的一员,铁山起重所承担的是很小的一个部分,但却是基础建设中少不了的重要一环——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是重要的桥梁纽带和开路先锋,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堪比“链接纽”的存在。在过去的几年中,铁山起重积极参与海外援助建设,为大型工程项目供应了架桥机、提梁门机、轮胎吊等起重机械,为港口运输、桥梁建设、高速建设等贡献力量。
疫情挡不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的脚步
根据中国日报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严重影响,国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从2019年的119滑落至110,就现状来看,受防控举措影响,不同地区基础建设的发展差异较大。虽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有所下降,但目前来看形势依旧大好,“一带一路”为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带来很大程度的释放。此外,疫情也警醒了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的短板,医疗卫生设施有待加强。在全球携手抗疫期间,“一带一路”也持续发挥了纽带作用,把各种抗疫物资流通起来,也将各国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今后,交通基础设施仍是合作的重点,以现代化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自动化港口和机场为代表的交通类基础设施项目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点发展领域。随着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理念的深入传播,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深入,海外国际合作工程项目将会进一步推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制造将闪耀在国际舞台上。
作为工程机械的一员,铁山起重更将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铁山起重设备的强悍性能,为合作国家的经济建设、交通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不断创新发展,紧跟国家步伐,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广阔空间,深耕海外市场,深化合作深度,拓展合作范围,让铁山起重在国际上积累知名度与影响力,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正如人民日报曾讲过的那句话,“驼铃响过之处,宝船扬帆的那片海,更大的梦想正在竞发。”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