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本市公布2021年度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立项名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申报的“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列。
铁路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交通骨干基础设施。位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其中老挝段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420多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第一条与我国境内互联互通的铁路线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要把中老铁路建成“一带一路”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
联合实验室依托中老铁路重大项目,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以“平台共建、成果共享”为理念的高水平科技合作,在学校参与中老铁路建设科教实践成果基础上,联合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老挝国立大学和苏发努冯大学等单位共建。
联合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保障铁路运营安全为首要目标的国际间科技合作,同时融合中国铁路“走出去”本土化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科技人才培养等“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模式探索,务实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一带一路”铁路国际合作平台。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将对未来的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具有辐射价值,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国际间铁路科技合作实践支撑。
近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等相关精神,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行业应用创新型特色办学优势,自 2017年底开始,与老挝方面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成立中老铁路通、“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等科教交流平台,为“一带一路”示范项目中老铁路培养亟需的本土化技术人才。目前,首批铁道工程专业老挝留学生已服务于中老铁路。
未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携手共建单位,整合资源,持续推动区域国家间科技、教育与人文交流,以铁路为纽带,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更加务实的合作,深耕细作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助力架牢澜湄各国睦邻友好的“连心桥”、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桥”、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典范”。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发言时也提出,中德 “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沿线调研项目的影响和意义已经超越了舒勒教授所提到的意义,它涉及到研究的主题,包括教育的意义,包括了跨文化的交际。
关于教育这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组织大学联盟进行物流的研究。不光是高校,企业也可以参加到我们的联盟中来,希望动员更多的资源,成立联盟。
第二,希望能够促进推动与“一带一路”合作相关的政策,基于我们调研当中收集的问题或者是数据,最好能够在不同国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第三,建立一些交换项目,比如学生、年轻教师,可以参与一些交换项目,这样可以有机会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不光只是现有的两所大学之间的合作,可以由更多的学校或者是人员的参与,共享一些课程。
第四,更加密切地与企业进行合作,与更多企业家交流。因为“一带一路”与很多其他的合作项目有所不同,它更加实际,并且与商界联系紧密,所以企业可以从合作当中真正获利。
最后一个建议,我们可以去考虑开展一些联合项目,做一些联合的研究,标准方面的研究。另外就是我们可以进行更多交通系统网络方面的连接,包括与陆路、空路以及海路的连接,能够将整体的交通网络构建起来。
拓展人文交流,高校发挥骨干作用
高校是拓展人文交流的骨干力量,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不例外。一方面,高校是青年才俊云集的地方,他们思想活跃,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他们的价值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未来国际关系的走向,影响沿线相关国家的民意潮流。民相亲,关键在于推动青年才俊之间的交往。因此,高校主导开展人文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高校因为拥有文化和知识优势,是当代社会重要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基地,是开展人文交流的主体力量。知识因为传播而增值,文明因为交流而增色。高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际合作,师生交流,合作研究,文化、艺术、体育交流,以及多种主题的国际理解教育,既可以推动知识传播,促进地区发展;也可以推动文明交流,促进人心相遇,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同时,高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也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和具体体现。
目前,我国高校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总体上还不够深入,人文交流还不够广泛。一方面,有影响力的地区教育合作机制和人文交流机制不多,交流渠道不够畅通。迄今建立的六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五个在欧美,只有一个在亚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主要领导和协调力量的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大部分设在欧美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要么还没有设立教育处(组),要么教育处(组)力量严重不足。作为地方重要交流合作平台的国际友好城市,主要也分布在欧美地区。这一切意味着,目前高校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广大地区人文交流,机制化的保障还不足。另一方面,国内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院校间的交流合作远不及与欧美院校那么密切与深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姊妹学校与合作伙伴数量远没有来自欧美地区的多。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院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师资交流和学生交流,首先选择的是欧美高校,而不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国内院校关于“一带一路”沿线的知识储备和师生认知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高校研究、关注欧美国家的教师和研究团队很多,研究成果也不少,但是专门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员屈指可数,图书资料也不多。高校学生关于欧美的认知水平普遍要高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认知。这就是目前的现状,意味着高校任重而道远,同时也意味着高校在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文交流方面大有可为。
深化人文交流,促进人心相通,推动人员流动是基础性工作。目前,各地学校普遍反映,对于人员出入境管得太死,境外市场开拓、教师外派授课等常常受到限制,导致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合作办学协议无法落实,国际合作无法开展,学校声誉受到影响。“一带一路”长远发展,人心通是关键。而人心通的基础和前提,是人员相互往来。应尽快调整相关政策,为学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人文交流提供出入境便利,鼓励、支持高校创新人文交流形式,丰富人文交流内涵,促进高校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文交流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建设“一带一路”,积极与沿线国家实现政策对接固然十分重要,抓紧理顺国内体制和相关政策也非常关键。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