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古老的丝绸之路,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一支支满载货物的驼队,经停旅舍与驿站、穿越沙漠和戈壁,一路步履不停;在辽阔无垠的海面上,一艘艘鼓帆前进的远洋船舶劈波斩浪,抵达世界各地。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千年丝路正焕发勃勃生机。
“一带一路”是对我国古代形成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广阔的国际投资和合作空间,使‘一带一路’成为非常重要的增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的机遇,一个拓展绿色前景的重要机遇。”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延续着和平合作的优良传统。
只有和平的大环境,才能换来良好的国际合作,也只有深化合作,才能减少分歧、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不以追求对某一地域控制为出发点。截至2021年8月,中国已经同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国家和地区间共同应对霸权主义、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种族冲突、恐怖主义等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因素提供了合作平台。
丝路精神彰显着开放包容的心胸气度。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址,敦煌石窟融合了古代印度、波斯、阿富汗等地的艺术元素,是丝路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象征。“一带一路”倡议虽由中国提出,但其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丝路精神闪耀着互学互鉴的智慧光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要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丝路精神凝聚着互利共赢的广泛共识。
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显著成就,科学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给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最大程度凝聚参与国家发展共识,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参与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从2014年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到2017年提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再到2020年提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始终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彰显了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
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热烈响应,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发展优先理念,既有力促进了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弥补了全球发展赤字,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减贫;又推动形成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模式,拓展了参与国家全面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优化了区域和全球合作治理机制。共建“一带一路”所坚持的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已深深嵌入全球发展之中,给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带来新希望,为世界经济复苏、全球治理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新的智慧和新鲜经验。面对气候变化、疫情危机、贫困恶化、债务加剧、地缘竞争等多种全球性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各国迫切需要和长期诉求,聚焦交通、电力、通信等传统基础设施,扩展数字、科技等新型基础设施,修补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际投融资规则融合对接,推动多层次、多样式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有效丰富和拓展了参与国家合作的领域和内容,凝聚起国际社会共同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持续深化政治互信,发挥政策沟通的引领和催化作用,探索建立更多合作对接机制,推动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从而凝聚起参与国家发展共识,制定共同发展议程,聚焦共同发展领域,优化共同发展模式,打造共同发展样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