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建筑大学11日召开“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暨建筑类高等教育论坛。记者从会上获悉,“联盟”成立五年来队伍不断扩容,至今已有28个国家的74所院校加盟成为会员。未来,北建大将以“联盟”为依托,启动“一带一路”教科研共享平台建设。
为响应落实“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10月10日,北京建筑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五年来,“联盟”积极开拓推进外联工作,拓展国际朋友圈。今年,中国南昌大学和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加入,“联盟”成员已扩展至28个国家的74所院校。
作为“联盟”主席单位和秘书长单位,北京建筑大学举办本次纪念大会。大会吸引了14个国家40余所高校与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与会人员共同回首了“联盟”成立五年来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展望了“联盟”未来发展。
过去五年,“联盟”积极进行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发布《“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发展宣言》和《“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与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创新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对外交往新模式,实施“云竞赛”“云暑校”“云展览”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系列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6届“联盟”大会暨教育论坛,6届“一带一路”暑期国际学校,3届“一带一路”国际大学生数字建筑设计竞赛,2届Global Campus-暑校共享计划,在建筑类人才国际化培养和科技合作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将“联盟”建设成有较高知名度、工作务实的专业类大学国际联盟。
近年来,北京建筑大学以“联盟”为依托,坚持开放办校,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已与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104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国际创新合作,已构建“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化创新中心和7个专题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并与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李军锋表示,学校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历经五年快速成长,已成为推动沿线国家建筑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明年,“一带一路”倡议将进入第十个年头,“联盟”将以此为契机,把握历史性机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以创新发展为抓手,优化“联盟”组织管理,启动“一带一路”教科研共享平台建设;以互联互通为原则,构建更加开放、融合、创新的全球建筑工程领域高等教育共同体。
此外,近日教育部下发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对高校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得设专业方向。对因培养工作需要,确需在招生考试环节加以区分的,有关高校可设立招考方向,如舞蹈表演(民族舞方向)。
教育部:加大向“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倾斜力度
高校应合理安排艺术类专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应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教育部:加大向“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倾斜力度
部分高校试点建设的高水平艺术团主要招收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不得招收与艺术团无关的考生。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教育部:加大向“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倾斜力度
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和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不再安排运动队招生。
鼓励高校重点安排与学生特长相关的基础学科专业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
高校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专业范围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
另一种方式就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办学模式是独特的,强调国内与国外大学深入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教学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师资源方面与国外教育紧密接轨,使得中外合作办学特色明显:学生接受多样化的教育,虽不出国但对外国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外双方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加强理念、制度、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广泛认知和深度融合,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制度和文化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培养语言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语言多样,如阿拉伯语、俄语、蒙古语、泰语等,而现实中精通这些小语种的人才非常稀缺,这也是经贸和科技合作面临的挑战之一。同时,“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领域如能源、金融、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有迫切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培养精通双方语言、熟悉当地文化和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高校已经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合作建立了多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如具有法人资格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不具有法人资格的重庆工商大学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塞浦路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是推进民心相通和促进共识形成的重要保障。加强大学教育合作,构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容,能够为建设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奠定基础,也为经贸和技术领域的合作贡献教育力量。教育合作需要制度供给先行,这些制度供给呈现多主体和多层次的特征,如政府间、区域间、高校间不同层面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框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波兰的27所高校共同组建了“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中巴82所大学建立了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交流机制,每年举办地方合作论坛、大学校长论坛和国际教育展活动。这些教育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贸易等项目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良好合作提供了保障。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在实践中还面临较多问题,比如高校合作的动力不足,某些沿线国家的安全缺乏保障,一些区域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等不够发达,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意愿不强等。一些国家自身也存在政治不稳定、教育预算紧张、制度壁垒高、合作机制建立困难等问题。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一带一路”倡议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服务新发展格局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要致力于提质增效,在助力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积极践行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责任、全球教育责任。近两年,中外合作办学为因疫情无法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了在国内就读的机会,体现出承担教育使命的责任感。在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道路上,中外合作办学应基于此进一步创新,如由政府主导型向院校主导型合作模式转变,由人员流动向项目流动转型,由援助合作向互惠合作转型,由高校合作向产学研合作转型,借助信息技术发展,依托互联网创新合作方式,由线下教育合作转向混合或线上教育合作,拓宽高校合作平台,使中外合作办学更好地支持“一带一路”沿线教育人文交流,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