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近日说,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调查显示,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企业中,有37.9%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许可或转让过专利。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统计显示,2021年,中国申请人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实质审查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达到4.6万件,同比增长14.1%,呈积极发展态势。
葛树指出,在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中发现,知识产权在支撑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调查显示,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企业中,有37.9%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许可或转让过专利,该比例与向美国、欧洲等两大市场许可或转让专利的比例基本相当,表明知识产权贸易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中愈加重要。
二是中国国内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中国专利权人引进专利超九成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反映遭遇技术引进难的企业中,从美国、欧洲引进专利技术难的比例最高,均超过三成。其中,有84.1%的企业选择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以应对技术引进难问题,这表明中国市场主体积极通过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增强发展自主性。
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保护仍显不足。2022年被调查的企业专利权人中,向境外提交过专利申请的比例仅为向境外出口过产品比例的1/3,也就是说,有2/3的企业向境外出口产品,但并没有取得相关专利保护。这一方面表明,中国部分企业出口产品知识产权“含金量”仍然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易遭受知识产权风险。
在《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发布上,有记者提问,中国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国际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为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也显示,2021年中国有效专利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中国在加强自身知识产权建设的同时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中国已正式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和版权方面的《马拉喀什条约》,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实现了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中文也已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工作语言。知识产权国际化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2年向境外转让或许可过专利的中国企业中,有37.9%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许可或转让过专利。这份成绩单充分说明,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也为全球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汪文斌强调,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将继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同世界共享创新发展成果。
此外,我国知识产权局已经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起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实施了多个方面务实合作项目,包括宏观政策沟通、知识产权审查、基础能力建设、信息数据交换等各个方面。据了解,目前各个项目都在扎实推进,不少项目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合作成果。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正式在柬埔寨登记生效,专利审查结果在老挝直接得到认可;中国面向“一带一路”国家举办的知识产权硕士学位教育项目,首批学员已经毕业;开通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共享中国云专利审查系统。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