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日前在谈到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时说,“世界看到了经济复苏新动力。”
威伦在曼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冠疫情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次全球性灾难。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根据疫情变化及对新冠病毒研究的深入,实事求是调整防控措施,体现了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理念,为世界抗击疫情和经济复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威伦看来,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防控措施,为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中国争取的时间及防控经验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非常宝贵。”
他强调,中国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是基于对新冠病毒和疫情的科学认知,与所谓“躺平”完全不同。
威伦本人已接种中国新冠疫苗,对中国同各国面对疫情时共克时艰的情谊也深有体会。他说,中国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冠疫苗,在泰国疫情严重之时,中国提供的疫苗为泰国防疫发挥了积极作用。泰国社会正进入老龄化,“如果没有这些疫苗、没有中国的帮助,泰国会有更多人失去生命”。
威伦还提到,中国复工复产为各国应对疫情提供物资及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制造是高质量、高效率的象征。如果没有中国制造业,全球复苏无从谈起。”
他表示,虽然遭遇疫情,但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中国与包括泰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合作不断深化。中老铁路通车加强了中老泰三国之间互联互通。
威伦说,随着中国调整防疫政策,中外人员往来将更加通畅,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加强,世界迎来复苏的新希望。
回顾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具有三重效应:
一是国内效应。对新时代我国开放空间布局进行了统筹规划,对中国与世界实现开放共赢的路径进行了顶层设计,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
二是中国与世界的合作效应。搭建了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推动构建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三是全球效应。主要表现在: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推动全球化转型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向发展导向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转型;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最大实体经济投资,助推世界经济脱虚向实,消除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发掘世界经济新增长点,实现共建国内部、跨国和区域的互联互通,引领了疫情后全球地区化和分布式合作模式;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分量,完善全球治理结构。
经历疫情三年考验,“一带一路”建设的韧性凸显。2022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蹄疾步稳、捷报频传,其间又有5个国家同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去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额逆势增长20.4%,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再创新高,展现出强劲韧性。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全面开花,东盟第一条高速铁路试验运行,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开通交出亮眼成绩单,匈塞铁路、克罗地亚跨海大桥有效改善了当地交通,标注着国际经济合作新高度,打造了促进各国发展新引擎。
2023年,将迎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经济也将迎来疫情后的快速反弹。“一带一路”建设将迎来机制化发展,彰显中国的新发展带给世界的新机遇,同时也是疫情后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的一个转折过渡年,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