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4|回复: 0

中医药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独特支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2 1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屏2023-03-13 02.07.00.png


近年来,中医药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医疗卫生和养生保健事业,成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推进,中医药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方法和治疗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开启了新局面,创造了新机遇,为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继续深入开展带来了机遇。

中医药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入新征程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就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人民对针灸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关于针灸的立法问题已经在各国和各地区的卫生管理议程中有所体现。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对针灸给予法律上的承认,并逐步完善了针灸的依法管理。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势必进一步增多,接受针灸、学习针灸以及运用针灸治疗的人将会越来越多,针灸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医疗和医学交流的重要内容。

疾病无国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愈发引人注目。目前,中医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心中生根开花,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人民的认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第一个中医中心“中国—捷克中医中心”的揭牌成立,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的中医药科研机构陆续与泰国、印尼、斯里兰卡、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海外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增进了他们对中医药理论、服务、文化的理解和认可,也为提升当地民众健康水平提供了帮助,深受欢迎。

在“一带一路”的机遇下,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将得到提速发展。目前,中医药院校通过留学生教育、境外医疗合作、中医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科研合作等国际化途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海外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中医药院校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与沿线国家在中医药教育上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巴黎第五大学(笛卡尔大学)开展了中药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与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以“3+2”的模式合作开办中医学专业,每年有1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202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又与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就成立孔子学院展开合作。

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
  
中医药目前已经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盟、拉共体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地区和机制合作的重要领域。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每年近50亿美元,中医药服务出口额每年近1亿美元。“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17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281.9亿美元,中医药服务与产品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中医药内容纳入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在更多国家建立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国际贸易额将会有更大幅的增长。
  
目前我国已与149个国家建立“一带一路”合作,涉及人口约5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4%。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展开,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会比较快速地增长,中医药企业“走出去”的机会随之会越来越大。
  
为提升中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中医药产品国际影响力,我国鼓励中医药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品牌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分公司、子公司,聘用当地员工,融入当地文化,加快培育产业链条完备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有些中医药企业已经在海外建立运营中心并经营多年,具备了一定的扩大投资的能力,将来中医药企业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开办中医医院或诊所、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等的数量将会增加。此外,企业还可以探索在一些国家开发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高质量药材并生产中药产品,在当地进行产品注册、开展临床应用,真正实现中医药的海外本土化发展。这将带动一大批当地民众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医药“走出去”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共建“一带一路”惠民生目标的实现。
  
此外,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到共建国家开展商务活动的中资机构人员以及旅行人员数量也会增多,因此除了对中医药治疗方面的需求增加外,中医药教育、培训、科研、文化、法律、康养等服务业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更加深入地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发展的互联互通体系,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标准规则“软联通”和民心相通“心联通”等重要方面。对于中医药而言,既是“软联通”的重要领域,更是“心联通”的基础和重要抓手。
  
从“软联通”角度看,发展中国家通常有用本土草药治病的传统或者自己的传统医药产业。因此,如何从中医药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与其他国家传统医药的研制工艺、临床应用等相比较,相互借鉴、融合发展,能够实现在传统医学标准、规则方面的“软联通”。
  
从“心联通”来看,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医疗卫生合作、体育交流、科技合作等都十分有利于促进民心相通。其中教育合作和医疗卫生合作能更直接促进民心相通,因为通过教育可以从语言和心智方面培养人的感情和价值观,而医疗卫生合作则可以通过消除身体疾病而享受人生幸福与快乐。
  
从1963年起,应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邀请,我国开始向这些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在过去的近60年间,我国已向亚、非、拉、欧和大洋洲的71个国家累计派遣医疗队员2.8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其中派往非洲国家的医务人员最多,累计2.3万人次,为非洲国家诊治患者2.3亿人次。当前我国在非洲45个国家的98个工作点上还有医疗队员近千人。中国医疗队被非洲当地人誉为“白衣使者”“南南合作的典范”和“最受欢迎的人”,在这些医务人员中,既有西医医务人员,也有中医医务人员。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占共建国家总数的77%。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有52国以及非盟委员会已经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将中医药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之中,将直接为这些国家及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针灸治疗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灸、拔罐的方法治疗很多常见病如头疼、肩痛、面瘫、颈椎病、疱疹、失眠、神经痛等都有比较好的疗效,而且成本低,在比较贫穷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
  
通过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办更多的各类中医药海外中心如中医针灸中心、中药治疗室等,以及通过与相关国家联合建立更多的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等方式,一方面为当地人民以及所在国的中国居民、华侨等治疗,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各类中医药医务人员,使这些国家有兴趣从事中医药服务业的青年人找到新的就业机会。我们向71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除了诊治患者,也为这些国家培训了几万人次的医务人员。中国-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中心是中国国家卫健委援津巴布韦中医针灸人才培训项目援建内容,中心2020年正式建成并开始临床诊疗工作,已经为1000多位患者进行了针灸、艾灸、拔罐等治疗。除了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外,还将为津巴布韦培训中医针灸人才。
  
当中医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后,中医药企业对外投资机会将增加。有的企业可以在海外种养殖一些特殊动植物作为中药原材料,如肉苁蓉、锁阳等中药种植能够改善沙漠化并为当地人民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收入,牛黄等动物药也可以缓解我国此类药品的紧缺状况。这不仅为中国的中医药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相关国家提供了新的就业和创收机会,对改善当地民生具有积极作用。
  
中医药以其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等传统优势已经赢得了世界很多国家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当中医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后,中医药将对增强民心相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中医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仍面临挑战

首先,中医药传统理念有待与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比如,中医是以阴阳、五行、运气、藏象、经络等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临床经验对疾病进行判断,而西医作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医学,更多借助医疗仪器和实验室对疾病做出判断。“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多建立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中西医诊疗理念和诊疗方法存在着巨大差异。尽管全球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受制于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医药想真正融入国际主流医学却并非易事。

其次,中医药服贸壁垒众多、服贸人才缺失。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它并不能像其他工业、农业、化学、机械、电子产品那样很容易就能展开“自由贸易”。不同的国家对传统医药制定有不同的管理政策。从主观层面而言,各个国家则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会通过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绿色壁垒等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药产品进口。即使进入国外市场,还要经过长期的实验和临床检验,并支付高昂的检验费用。此外,中药产品在许多国家治疗中被限制使用,或是把中药定为食品而非药品。就中医药服贸人才而言,中医药专业人才往往缺乏国际贸易运作能力,而国际经贸人员往往又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此外,中医经典典籍的有效传播,需要具备扎实外语水平和医学专业水平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最后,中医药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很多学科的传承仅靠口传心授,缺乏统一的标准。应发挥中国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衔接,应成为我国近期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目标。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3 0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