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亦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近日表示。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就、挑战与路径选择”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数十家主管部门、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梳理和总结过去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成就与实践经验,以及展望未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绿色丝绸之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许多国家选择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外交倡议,是对中国40多年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集成创新,是一项世界工程和世纪工程。
李向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与共建国家积极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生态环境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认为,绿色丝绸之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效和经验,并推动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进程。他谈道,中国强大的制造业降低了非洲国家的能源成本,并通过海外投资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这对“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东南亚对可持续基础设施需求增长
与会专家从绿色可持续发展、投融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债务风险等多领域深入探讨了共建“一带一路”在相关可持续性问题开展的积极探索以及存在的挑战。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毛维准在研讨会上表示,可持续基建蕴含巨大的变革潜力和发展机遇,比如东南亚对可持续基础设施需求增长。
他解释称,一方面,在环境效益上,可持续基础设施有助于减少碳足迹、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这对于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达成《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还会附带可观的社会效益,“如创造绿色就业岗位、推动绿色经济增长以及消除不平等。可持续基础设施在提高经济收益上的表现尤其突出。”毛维准举例,例如,据经济学家测算,投资可再生能源每100万美元创造的就业机会是投资化石燃料的5倍,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梁林冲6月27日表示,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同行,从加强基础设施、深化规则标准、巩固人文交流3方面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并表示,下一阶段,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深耕细作,共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与共建国家持续深化互联互通合作,扎实推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巩固稳定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为全球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在今年五月份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400辆崭新的中国新能源客车驶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街头,受到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一幕,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增进互利互信、推进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峰会期间,与会各国以更团结的姿态、更高效的协作、更务实的合作,为各自繁荣振兴增添强劲助力,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
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阿特劳州石油化工综合体项目等建成投产,中企参与建设的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孙水电站、阿拉木图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助力当地向低碳转型;在土库曼斯坦,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运营,阿姆河右岸气田产能不断增大,“复兴”气田一期工程成功投产……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积极与中亚地区各国建设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共享绿色福祉。
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始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投资贸易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各方带来了绿色发展新机遇。面向未来,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深化在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必将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中国朋友为哈方带来设备和投资、技术和经验,还培养了在哈萨克斯坦几乎是空白的清洁能源本土人才。风电项目为札纳塔斯市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城市发展迎来了第二春。”这是哈萨克斯坦南部小城札纳塔斯市一位电力工程师的心声。
“中方愿同中亚国家在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建设旱区农业联合实验室,推动解决咸海生态危机,支持在中亚建立高技术企业、信息技术产业园。中方欢迎中亚国家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创业、空间信息科技等‘一带一路’专项合作计划。”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中国—中亚峰会一定能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创美好未来注入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