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承办的“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9月29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展览汇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共4家文博机构,以及中国10个省区市13家收藏单位的84件套精美文物,揭示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中外联合考古和历史古迹保护修复成果。
本次展览分为“文物——融汇多元艺术”“寻迹——见证文化交流”“合作——联合考古成果”“拓展——开启文明之路”四部分。展览中,唐三彩小海神角杯、陶胡人俑座灯等中国近十年来新发现文物,与来自中亚草原的金牌、费尔干纳盆地的石雕、阿拉伯半岛的青花瓷汇聚一堂,不少文物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今年4月,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西安举行。根据大会上发布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西安宣言》,联盟各方将围绕“人类探源”“文明起源”“丝绸之路”等主题,实施合作考古,挖掘亚洲文化内涵,支持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同样在西安,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包括开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博物馆交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方面的合作。
共同合作,不仅收获了丰硕的考古成果,中国考古学者也在当地感受到了善意与热情。考古学家王建新说,当地民众会用中文“你好”和微笑表达他们的友好,政府官员也会对来自中国的考古专家竖起大拇指。丁岩记得几年前,在拉哈特遗址工作期间,一位住在发掘点附近的哈萨克斯坦牧羊人,特意为中方团队送来一只羊,作为欢迎礼物。
古莉米拉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开展的联合考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我们与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发掘实践中互相学习与成长,这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带来了新的成功经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中外文物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24个国家开展44项联合考古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6国开展11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与世界各国合作举办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等。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