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长春6月6日电(记者常亦殊 周万鹏)6月6日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是端午节少不了的传统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这些习俗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先贤的尊重和缅怀,更表达了人们对积极向上生活的美好追求。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介绍说,粽子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便已出现。最早的粽子,是用茭白叶包着黄米做成牛角状,称之为“角黍”,是祭祖、祭神的吉祥食物。而在端午节吃粽子,则与纪念屈原有关。
他说:“屈原是楚国大夫,他对楚王忠心耿耿,却因遭谗言所害,含冤投汨罗江,屈原死后,百姓十分难过,纷纷来江边祭拜他,人们怕他的尸体被鱼吃了,就往江里投粽子,让鱼吃粽子而不要啃食屈原的尸体。”
曹保明表示,吃粽子这一习俗,一方面体现人们对先贤的缅怀,同时因为粽子寓意吉祥,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而赛龙舟这项端午节体育活动,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曹保明介绍说,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最初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一种祭祀中的竞赛游戏,后来人们把这项活动与纪念屈原的传说联系起来,“人们用划龙舟的方式驱赶鱼虾来纪念屈原”。
如今,赛龙舟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赛事,受到人们喜爱。曹保明认为,这项古老运动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影响广泛,正由于它体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精神。(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