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内罗毕5月29日电综述:环保在肯尼亚格外受礼遇
新华社记者宋晨 郭倩
象征清洁和高效的绿色环保之风如今席卷全球。而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所在地肯尼亚,环保受到格外礼遇,成为这个东非最大经济体最热门也是最持久的话题之一。
由于历任政府保护环境的理念,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觉醒,环境保护工作在肯尼亚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一直处在被优先考虑的位置。有肯尼亚官员预测,如果肯尼亚能将自己的环保努力坚持到底,那么将有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应目标,肯尼亚有望成为区域“绿色经济”发动机。
在肯尼亚环保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联合国环境署落户肯尼亚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肯尼亚环境与矿产资源部环境秘书艾丽斯·考迪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正是由于环境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肯尼亚这个非洲国家中,无论是政策制定者、民间社团还是普通大众,都对环保“充满热情”。考迪亚说,环境署成立的40年,正是肯尼亚环保事业取得巨大进展的40年。
“政府的环境监管水平逐步提高,比如成立了国家环境管理局,同时不断加强公众教育,普及环保的重要意义。而这些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的‘激励’和‘影响’。由于环境署的关系,每年都会有若干场国际性环境会议和环保活动在内罗毕举行,肯尼亚人因此受到了大量正面影响,”考迪亚说。
同时,肯尼亚也联合环境署,推广国家环保行动,使其影响范围拓展到广大基层社区。据考迪亚介绍,环境署有一个特别的国家项目,用于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增进公众对保护自然资源等环境议题的关注度。而修复著名原始森林——“茂森林”和整治内罗毕河的工程,便是肯尼亚与环境署合作在肯推广“绿色议程”的范例。
“茂森林”是肯尼亚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占地40万公顷。肯尼亚政府承诺,到2017年这片森林将完全恢复绿化,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将恢复至10%。内罗毕河则由于流经非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丹多拉垃圾填埋场,污染严重。环境署曾对内罗毕河河岸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其中的汞含量高达安全标准的8倍,重金属镉含量则超标50多倍。
环保非政府组织非洲气候网络执行主任格雷丝·阿库穆也认为,环境署的出现给肯尼亚环保机构的完善和环境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就我本人20余年的环保经验而言,环境署正是当下肯尼亚环境得以改善的‘催化剂’。”阿库穆告诉新华社记者,绝大多数在肯尼亚发展的环保非政府组织都或多或少受惠于环境署,并在森林复植、河流清理和其他环境整治项目中成为这个联合国环境保护专门机构的合作伙伴。
谈到未来的环保之路,阿库穆认为,肯尼亚目前仍面临滥伐森林、生物多样性缺失、水资源管理乏力等诸多挑战,需要各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考迪亚则表示,政府监管不力、公众环保意识淡薄在过去曾使肯尼亚遭受了环境退化的严重危机。然而,肯尼亚正“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在修复生态环境的道路上进步着。
“有关环保监管体制的相关要求已被载入肯尼亚宪法,并且成为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肯尼亚人共同的自然财富,已成为政府和民众生活的必需,”考迪亚说。
肯尼亚新宪法规定,享有健康的环境是每个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时,“以健康环境支持经济发展并实现减贫”的愿景,也明确写入了国家2030远景规划。(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