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3|回复: 0

南京:打造创新创业的城市名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6 02: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城市科学发展,五大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公寓“195工程”为人才创新创业解除后顾之忧人才名城、创业名城雏形初显

“1+8”政策体系、“南京科技九条”、“大学生创业七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注入强心剂;五大服务平台、人才公寓“195工程”为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南京已拥有两院院士8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6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73名,他们正引领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许志,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在国外工作十余年,在得知南京一系列人才新政出台之后,许志博士回到家乡,创办了江苏苏美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从2011年8月萌发创业念想,到2011年12月公司正式注册,许志只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他的回归,不仅带来了6名海内外专家,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手中所掌握的20项发明专利和2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现在,他们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南京这片创业热土上闯出一番新天地。

和许志博士一样,如今,越来越多怀揣创业梦想的科技人才来到南京,为六朝古都的再次腾飞注入了全新动力。

“1+8”人才新政与“科技九条”为人才创新创业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相继推出一系列人才新政,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8”政策体系、“南京科技九条”和“大学生创业七策”。

2011年7月,南京“1+8”科技政策体系正式出台。其中,“1”是总体纲领,即《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决定》,“8”是与《决定》相配套的八项行动计划,涉及高端人才引进、科技资源转化、人才创业载体、科技创新平台、科技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其中核心是“南京321计划”和“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计划”。

2012年春节假期后第一天,南京市与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联合发布《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南京科技九条”),出台了一系列极具冲击力的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乍起,激活一池春水。南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黄明博士平日里除了教学就是搞科研,但他心中一直留有遗憾。“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食品特别是肉品相关专业的学习研究,但国内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让我很担忧。”他说,“我们这些一线的科研人员,手中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却无法直接造福老百姓。所以,我特别想通过创业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南京科技九条”出台后,黄明成为南京50多所高校、70多万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的首批尝鲜者。如今,他的公司已在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正式落户,一期将打造5000平方米的国内首个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示范厂,半年就能建成投产,三年内预计销售额达1个亿。

2012年“五四”前夕,南京市出台《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简称“大学生创业七策”),明确从资金、场地、投融资等7个方面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提供扶持,所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大学生和海外留学人员”毕业五年内创业都可享受该政策,扶持对象包括所有在宁和来宁创业的大学生。

五大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公寓“195工程”为人才创新创业解除后顾之忧

政策有了,人才来了,如何加速创业者的步伐,让他们能够创成业、创大业?“去年4月,开发区为我们选好并装修好3年免租金的1.3万平方米新厂房,提供水电气等各种配套服务。随后,公司里世界最先进的研发线设备、中试线等相继投入使用,第一片OLED发光器件成功发光。”面对仅用8个月就建成的OLED照明产业配套设施,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总裁王锦山博士感到十分欣喜,“对OLED这样高科技产品而言,这种进度是非常快的,前来参观的国内外同行看到我们的进展速度都很感叹。这要归功于南京良好的创业硬环境和软环境,特别是软环境。”

去年以来,南京举全市之力不断优化科技创业环境,加快构建公共技术、投融资、信息交流、中介服务和政府服务“五大平台”,从各方面为创业者保驾护航。市和各县区行政服务中心特设服务窗口,实行“一章通关”,为科技创业企业注册、场地租赁、人事关系办理等提供全程首办、零成本服务,打造“无障碍创业”环境;对在特区内创业企业,给予两年经营场地“零租金”待遇,三年孵化期内,按其所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返还奖励,专项用于企业创新活动……

为有效解决“二线城市、一线房价”的问题,南京还启动实施“195工程”,5年内将建设1000套专家公寓、9000套人才公寓、5万套青年创业公寓,形成6万套规模的人才保障房体系,让各类创业人才“拎包即住”、创业无忧。针对海外人才,南京专门设立服务中心,集中简化办理7大类服务,并以“南京蓝卡”为载体,给予非南京户籍留学人才居留和出入境、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及购房等13项“市民待遇”。

人才名城、创业名城雏形初显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在2011年下半年首批“南京321计划”评审中,共有15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申报,最终315人入选“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48人入选“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4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集聚目标”,分别是原定目标的105%、109%和222%。目前,全市共有两院院士81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6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7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余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3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4名,全市科技人才总数近80万,各类人才总量达170万。

在高端人才引领下,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并涌现出以东南大学尤肖虎等为代表的“产学研”典型人才。2011年,南京上市科技型企业达39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800亿元。由“政产学研金”合力推进的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中国无线谷、南京生物医药谷、雨花软件谷、液晶谷等新兴产业基地迅猛发展,以雨花软件谷为龙头的南京软件业和服务外包实现产值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南京已形成以电子信息、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为支柱,新型显示、智能电网、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为引领,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预计到2015年,科技进步对南京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60%以上。

(特约记者 任采文 原载7月13日《中国组织人事报》A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7 1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