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南京]
一个落脚点打造民生幸福:
从“幸福都市“迈向“人的现代化”
从“幸福都市“迈向“人的现代化”1
地铁让市民轻松出行。
近5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城市保障,基层医疗一般诊疗费个人只需付1元,学前儿童享有2000元的助学券,中山陵陵寝、玄武湖免费开放,保障房一下开建千万平方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南京,给市民送来了一个个民生大礼包。
南京市领导认为,今天的民生成就,是十年来经济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生幸福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十二五”南京要完成率先大业,一个重要任务是民生现代化,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
农民收入增长要跑赢居民
“十二五”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
2003年举行的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了南京“两步走”目标:到200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再经过多年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改革是发展之本,创富是民生之本。南京为此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实施国有企业“三联动”改革,做大郊县经济总量,经济活力全面释放。
2003年底,南京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富民工作的意见》,出台了一揽子富民政策:鼓励居民合法获取资产性收入,加大对居民获得房租、红利等资产性收益的支持力度。鼓励全民创业,减少或免除小企业费用负担,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标准。允许公司制小企业注册资本分期注入,允许人力资本、智力成果作为注册资本……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富民政策的鼓励下,南京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老板。刚满20岁的范兴才从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毕业,就成了南京萌凯贸易公司经理,对于自己“分期付款”的创业经历,至今津津乐道,花了首期5万元就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在经济改革和富民政策双重推动下,南京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快鼓起来。2007年,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300元,比2002年增长106%。以市为考核单位的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指标顺利实现。这一年,“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步入“十二五”,南京明确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居民收入增长成为优先发展的指标。2011年11月4日,全市幸福都市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强调了“三个高于”的发展导向: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高于GDP增长,农民收入增幅要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困难群体收入增幅要高于一般群体收入增幅。
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南京将从促进充分就业、大力扶持创业、增加城镇居民财富积累三方面入手,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加大财产性、工资性、转移性等投入,计划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5万元、2.3万元,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
“幸福南京”颁奖词:
深厚、优雅、美丽、充满活力
“幸福不幸福,百姓感受真”。南京市认为,相对总量增加、发展速度等“硬政绩”,要更加积极追求以人民幸福感受、社会和谐程度等为衡量标志的“软政绩”;不放弃经济增长、环境改善等“显性政绩”的同时,更重视以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等为衡量标志的“隐性政绩”。
为此,南京建立完善了终身教育、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十大体系”,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市民张辉在丁家庄保障房片区选中了两套房,最近一回家,就爱在图纸上比划,准备秋季拿房后立即装修。2011年,南京一次性全面开工建设四大保障房片区,总建筑面积950万平方米,今年底8.28万套交付使用,将有数十万人圆梦安居。
今年6月29日,南京市宣布,全市1982年以来的被征地农民中,48.61万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待遇。栖霞区金尧花园社区的夏邦义2002年被征收了2.2亩地,纳入“城保”后领到社保卡。今年6月9日,老夏胆结石发作住院开刀。“我还特意叮嘱老伴,至少准备8000元钱带过去,没承想,医疗费总共花了1.6万元,但我个人只需交3000多元。关键时刻社保卡就发挥作用了,这真是一张幸福卡、尊严卡啊!”
今年7月1日起,南京基层医疗将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等22项收费合并为“一般诊疗费”,每次收取10元,其中9元由医保统筹基金支出,个人只需支付1元。7月6日,家住沿河村的李金花大妈有些头晕,她来到建邺区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门诊+挂水,她的医保卡里只划走了1元。
城市环境、文化建设、社会安全既关乎民生幸福,又提升市民的自豪感。
“南京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了。”南京师范大学马老师说,南京图书馆新馆落成以后,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花上半天在那里。南京博物院和一些公园免票之后,他的双休日又多了不少好去处。白下区居民王英每天上夜班,常常凌晨才回家。“我家附近的巷子口有个治安岗,红色的灯光一闪一闪,让人感觉温暖又安全。”
“这里,深厚、优雅、美丽,充满活力,人们惬意地生活、愉快地工作——这里,就是南京。”入选十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后,颁奖词这样评价南京。
人的现代化,
一切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发展为了什么?人;发展依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人。7月19日南京出台《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率先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人口均衡发展、劳动层次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实现人的现代化,赋予民生建设新的内涵和高度。
“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口资源学者认为,一座城市,只有当它的市民成为现代人,才可以称得上现代化的城市。像新加坡,短短几十年内崛起为现代化国家,关键原因在于高度重视人的素质,以人的现代化引领国家现代化。与之相反,二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未能走上现代化道路,重要原因是不够重视人的因素、人的发展。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启示,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富了钱袋还要富脑袋,南京推动经济转型,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
如何提升人的劳动层次?南京通过转型升级“倒逼”,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人口结构优化,加快发展创新型、服务型经济,发展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同时“挤出和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就业层级优化。同时,南京推进全民教育终身化,到2015年,每10万人中在校大学生达8000人,全民社会培训参与率60%以上,公办职校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标准。
人既是发展的根本主体,也是发展的终极归依。南京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市民“住有宜居”、“出有畅行”、“老有颐养”,过上现代化生活。
为此,南京将通过建设宜居家园,不断扩大公共供给,提升人的生活质量。规划到2015年,人均住房面积33.5平方米,保障房覆盖面达20%。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98%,主城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5%,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天数达95%,公众环境满意率达90%。
●幸福体验
“孩子上幼儿园政府买单”
讲述人:赵媛 驻宁单位职员 年轻妈妈
幸福故事:女儿“小粉”今年三岁,在上幼儿园小班。暑假前,我们住的鸿意星城小区幼儿园老师打来电话,叫我去填表。去了才知道,填张表格就能领到幼儿“助学券”,一年2000元,等于我们家女儿上幼儿园政府买单了。
幸福背景:南京“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从2011年起,向每个适龄幼儿园园生每年补助2000元,以“助学券”的形式来发放,面向南京所有具有入园记录的居民家庭,同时也涵盖到有正式身份证明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
“揣一块钱就能去看病”
讲述人:朱秀英 白下区蓝旗新村居民 退休老人
幸福故事:我今年70多岁了,人到了这个年纪就有慢性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量血压是常有的事情。现在看病便宜了,药是基本药物,诊疗费也就花一块钱。社区医生对我的情况很熟悉,不要太方便咾。
幸福背景:今年7月1日起,南京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制度,一般诊疗费的标准为10元/次,医保基金报销后,个人只需自付1元。这是一项与基层卫生机构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相配套的制度安排,让普通市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带孩子把南京玩个够”
讲述人:吉呈祥 小区保安 外来务工人员
幸福故事:到南京4年了,都没去过几个景点,就怕门票贵。现在好了,中山陵、玄武湖、雨花台这些大景点都不收门票了,下周就让家人带孩子来南京,这次要陪他们玩个够。
幸福背景:截至目前,南京市102处公园景点中,已经有63%实现了免费开放,今年将军山风景区等一批景点又将实施免票。南京旅游部门表示,免票在南京是个有序推进的过程,条件成熟一个,免费开放一个,让公园回归公益。
“南漂族”在宁“吃得放心”
讲述人:李冉 装饰公司设计师 皖籍在宁工作大学生
幸福故事:毕业后在南京“飘”了两年,最喜欢南京美食。盐水鸭、酸菜鱼、夫子庙小吃……关键是吃得放心。不管是大餐厅,还是小饭馆,都能保持卫生整洁。民以食为天,这对于我这样一日三餐在外吃的异乡人来说真是个“福音”。
幸福背景:南京2010年被列为商务部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将用3年时间,肉菜全面实现可追溯到源头,打造“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
从“幸福都市“迈向“人的现代化”2
学雷锋活动走进社区。
从“幸福都市“迈向“人的现代化”3
玄武湖免费开放后,人流如织。
(来源: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