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5|回复: 0

胃病,距离胃癌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5 0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帮您寻医:胃病,距离胃癌有多远
  • 来源:搜狐健康






指导专家钱家鸣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发生胃痛应尽早诊断治疗
  一般大多数人都有胃痛的经历。而造成胃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肠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痛应该怎么办呢?及时就医诊断是最好是方法。
  在你面对医师时要尽可能描述胃痛的症状,如怎样的不舒服、持续多久、是持续还是阵发、疼痛的位置开始和后来是否一样,是否有呕吐、烧心、恶心症状……等等。
  有些人胃痛、胃酸成习惯,痛时就吃些止痛药,酸时就吃些止酸药,其实这是相当危险的,应该尽快找出病因去解决,否则,日后仍会发作,反复发作就可能会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引发严重后果,所以还是奉劝大家,胃痛时尽早去看医生,科学正规治疗。
频繁胃痛应查幽门螺杆菌
  胃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一般人都把它当小病,随便吃点胃药应付。可真正尝过厉害的人都知道,胃痛不好好治可是苦不堪言,病情迁延不愈,搅得人饭吃不下、没精神,还烦躁不安。专家表示,对胃痛千万不能马虎,特别是经常胃痛的人,一定要认真查病因。从临床来看,许多胃痛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幽门螺杆菌有致癌可能。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
  说到幽门螺杆菌,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事实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和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钱家鸣教授表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70%~80%的胃溃疡、95%~100%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60%的胃炎都可以查到幽门螺杆菌。
  “有研究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会发生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可治愈这类疾病,由此才知道幽门螺杆菌是致病因。”幽门螺杆菌本身的毒素作用就会刺激和破坏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同时还会造成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增多,当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的平衡被打破,就导致了胃炎和溃疡的发生。据了解,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其感染率可达50%~70%,城市的感染率也可达15%~30%。
  症状不明显只能检查发现
  陈学清表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并没有消瘦、贫血、厌食之类的报警症状,看上去就跟消化不良差不多。患者可表现为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饱胀、不想吃东西等,而这些都是非特异性症状。
  一般来说,偶尔胃痛可以用点抑/抗酸剂或黏膜保护剂,但对用药无效,特别是经常性的胃痛,一定要好好查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检查是指在胃镜下取一块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尿素酶或病理检测;非侵入性检查则包括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筛查以及粪便抗原检测等。胃痛的病人通常做胃镜时加一项侵入性检查,如同时再做一项非侵入性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更准确。但某些检查有条件限制,比如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最好空腹做,检查前4周必须停掉抗生素,并停用抑/抗酸剂,不然幽门螺杆菌数量不够,将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根治
  幽门螺杆菌有致癌的可能,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有必要的。“因为感染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几乎没什么症状,也没有家族胃癌史等,不一定要求彻底根治。”
  “必须根治”的幽门螺杆菌有以下几类: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计划长期用消炎镇痛药或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推荐根治”的对象则包括:早期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有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的病人、还包括有强烈要求根治意愿的病人。
  据了解,以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推荐是小剂量、短疗程,但根治率上不去,复发率也高。现在调整为一个标准疗程10~14天,联合应用不产生耐药的铋剂,可使根治率达到85%以上。
选胃药时需辨别寒热虚实
  中成药携带和服用方便,深受患者欢迎。患者在选择中成药时,首先,应简单地辨别寒、热、虚、实,再选用适合病情的药物,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寒凝胃痛
  患者的胃痛与“受寒”有关,如受凉或过服生冷之品等。该类胃痛属于寒凝胃痛,其特点为胃痛暴作,喜温喜暖,得温则疼痛缓解,遇寒则加剧,或喜热饮等。通常,这种胃痛的治疗原则为温胃散寒,理气止痛,可选用温胃舒胶囊、香砂养胃丸、仲景胃灵片、石榴健胃散等中成药。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生冷之品。②注意局部保暖。③胃痛如灼热、口干舌燥等者不宜服用。
  2、胃热疼痛
  患者平时嗜食辛辣、油腻之品,久之内热可郁于人体内。这类患者的胃痛多为胃热疼痛,其特点为胃脘灼痛,烧心感,泛酸,嘈杂,口干,口苦,或喜冷饮,或伴有大便干结等。通常,这种胃痛的治疗原则为清热,和胃止痛,可选用胃力康颗粒、枫蓼肠胃康颗粒、左金丸等药。
  另外,“热”多与“湿”蕴结于体内,这时,除上述症状之外,患者多伴有胀闷感、身体困重、口腻、口渴但不欲饮水等症状,可适当选用王氏保赤丸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宜食清淡之品,忌辛辣、油腻之品。②服药期间不宜服用滋补性中成药。③大便溏薄者慎用。
  3、气滞胃痛
  临床证实,长期或短期内的情志不畅也可导致胃痛。这类患者平时有抑郁、焦虑、紧张或容易生气等表现,属于气滞胃痛,其特点为胃脘胀痛,嗳气频作,或情志不畅时诱发胃痛或加重等。该型胃痛的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六味安消胶囊、舒肝止痛丸或胃苏颗粒等药。
  注意事项:①保持心情舒畅,不宜发怒或抑郁、紧张。②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之品。③适当体育锻炼。
  4、虚寒胃痛
  通常,长期胃病患者或体质较虚弱者,或老年患者出现的胃痛,属于虚寒胃痛。这类胃痛疗程相对较长,特点为胃部隐隐痛,喜温喜按,空腹时疼痛加甚,得食后可缓解,泛吐清水,或伴有体倦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等。治疗原则为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可选用胃复春、温胃舒颗粒、养胃颗粒、健胃愈疡片、香砂六君丸等药。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之品。②胃痛如灼热、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③注意保暖。
  除上述胃寒、胃热、气滞、虚寒胃痛以外,尚有饮食停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证型。对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征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地服用药物。另外,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含糖制剂的中成药。
简单的推拿点穴缓解疼痛
  如果在出现胃痛而身边没有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有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1、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胃痛有时未必一定是胃病
  哪些胃和十二指肠之外的疾病可引起胃痛呢?
  一是胆道疾病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石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胆道疾病患者多有中上腹部或右季肋下的不规则隐痛及不适感,有时还可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等酷似胃病的症状。病情常因进食油腻等而诱发或加重。许多病人因此长期被误诊为胃痛,按胃病治疗无效,查胃镜又没有特殊异常,一查B超才知道患了胆道疾患。
  二是肝胆恶性肿瘤
  如肝癌(尤以左叶肝癌多见)、胆囊癌及总胆管癌等都可见胃痛,并出现上腹部饱胀、乏力、纳差、黄疸等症状体征,极易被误诊为胃病而失去早期诊断和治疗机会。做腹部B超、CT和胃镜可鉴别。
  三是胰腺疾病
  胰头癌、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也常有中上腹部隐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易与胃病混淆。腹部B超、CT和胃镜、血尿淀粉酶等检查可资鉴别。
  四是心肌梗死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下壁急性心梗时不一定都会出现心前区绞痛,可仅诉胃痛或中上腹部不适,并伴有恶心、呕吐。如果不做心电图检查,盲目按胃病检查治疗,很容易错过抢救机会而发生意外。
  五是下叶肺炎
  当大叶性肺炎位于左右两侧肺的下叶时,病人可以出现中上腹部疼痛,酷似胃病,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咯铁锈色痰,听诊可有湿鸣音,X线检查可有模糊隐影等。做胃镜及X线检查可鉴别。有些人胃痛、胃酸成习惯,痛时就吃些止痛药,酸时就吃些止酸药,其实这是相当危险的,应该尽快找出病因去解决,否则,日后仍会发作,引发严重后果,所以还是奉劝大家,胃痛时尽早去看医生,科学正规治疗。
医院城市分级好评大夫得票
上海三级甲等21位170票
南京三级甲等12位149票
南京三级甲等36位134票
北京三级甲等30位89票
北京三级甲等14位77票
北京三级甲等16位81票
北京三级甲等24位76票
北京三级甲等19位65票
石家庄三级甲等12位81票
>>更多医院请点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1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