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题:是掠夺还是拥抱——透析美国学者的中非关系论
郝亚琳、李汶羲
近日,美国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出版了中译本,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关注。
作为一名从事中非关系、对外援助等方面研究近30年的学者,布罗蒂加姆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结合大量实地调研和采访,在书中对中国对非援助进行了全新的剖析,讲述了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非关系。
较为完整的中国援非画面
“黛博拉的书向国际学术界提供了一幅较为完整的中国援助非洲的画面。”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在其发表于《外交评论》的书评中写道。
与布罗蒂加姆熟识多年的李安山说,这本书的诞生源于布罗蒂加姆本人的研究兴趣和中非关系这些年的迅猛发展。面对中非关系预想不到的快速发展,西方对中国在非洲的进入处于一种焦虑和恐惧之中。如何理解中国在非洲的援助和其他行为?这本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在书中,布罗蒂加姆也坦言,这本书将试图去回答——在遍布非洲大陆的新一波援助和经济合作中,中国人正在干什么?对于非洲的贫困和发展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对于西方国家和我们自身所奉行的发展与援助方法而言,这又将意味着什么?
在她看来:
——中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援助者,它的援助与经济合作计划主要取决于受援国自身的发展经验和请求,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生产和教育等领域。
——中国对非洲制造业的投资正在为非洲创造就业,中国企业已经担当了某些非洲企业的工业催化剂。
——中国看中非洲不仅在其自然资源,也因为其在贸易、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商机,中国人正以全新的方式将商业与援助结合在一起。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客观性。虽然布罗蒂加姆是美国学者,但她还是从较为客观的角度来观察中非关系,特别是针对近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判断,通过事实和数据一个一个进行解析。她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中国对非援助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说。
“向东看”是现实选择
布罗蒂加姆认为,中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捐助者和战略伙伴。因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类似的经历和在发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中国对非洲具有很大程度的可信性。
中国与西方国家对非援助的做法不尽相同。中国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而且集中在发展援助方面,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医院等民生领域的项目居多。西方的援助则更集中在民主、选举等能力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
“从非洲当下的情况看,中国的援助更具体,更贴近当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需求。”贺文萍说。“民主不是空中楼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就是夯实这些国家向民主发展的经济基础,巩固民主成果。”
“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成就所给予非洲的激励和启发本身就是一种礼物。”李安山说。非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有过被殖民的历史,独立后选择了宗主国的发展模式,但搞了很多年并“不灵”。所以非洲国家提出“向东看”也是现实的选择。
是拥抱而非掠夺
对于未来,布罗蒂加姆在书中写道:“中国现在在非洲是一支强大的力量,而且中国人也不会离开非洲。他们对非洲大陆的拥抱是战略性的、有计划的、长期的而且仍未充分展开。”
她认为,西方对于中非关系的很多结论都是建立在缺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的。她告诫西方应当与中国在经验教训和援助与合作方式等问题上交换看法,而非相互批评;要带头提高对非援助的透明度;要对中国的参与有更现实的了解,避免危言耸听和过分偏执,要承认自己的缺点。
李安山表示,中国可以借鉴西方援外的一些经验,同时要帮助非洲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立足于自力更生,外援为辅。
贺文萍表示,中国可以加大对非洲的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等“软领域”的援助;中国也要更深入地了解非洲的人文、风俗、价值观等,在经济领域解决贸易失衡、投资不足等问题,在人文领域扩大民众间的交往。(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