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1|回复: 0

“中部崛起”战略引领中国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9 1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太原9月26日电 题:“中部崛起”战略引领中国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困境

    新华社记者 晏国政

    中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范恒山日前在此间表示,中国中部地区正走出“塌陷”困境,已经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了加速崛起、全面崛起的新轨道。

    旨在共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计的中部论坛25日在太原举行第六次会议,包括范恒山在内的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中部6省主要领导共聚一堂。此次会议也适逢中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5周年。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包括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6省在内的中部地区,与东北、东部、西部地区共同构成中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板块”。此前,以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28.1%人口的中部地区,因缺乏有力政策支持、自身发展缓慢,陷入“塌陷”困境。

    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之后,近年来又相继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等多项政策措施,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群发展、引资等工作予以指导支持。同时先后批准在中部建设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种类型的改革试验区,给了中部地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权力。

    中部地区由此获得了诸多政策“红利”。其中中央财政5年来对中部地区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就达1.35万亿元,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部也普遍提高了中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标准,以进一步改善中部交通基础设施。

    范恒山说:“为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国家仍将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他表示,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领下,中国中部地区虽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仍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5年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18.8%提高至2010年的19.7%。粮食连续七年增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30%以上。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中部地区人民生活在5年间也得到进一步明显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和5500元,年均分别增长12.7%和13.2%。就业规模持续扩大,5年共新增城乡就业1000万人以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中部论坛轮值主持人、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上述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经过几年发展,中部地区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参加论坛的中部6省领导人认为,在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部地区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部是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优质生产要素加速向中部汇集。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转型项目,以及积累的发展势能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央支持的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并进入了深度显现期和集中释放期。”袁纯清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进一步表示,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网络的现代化,又进一步凸显了中部地区本就优越的区位优势。而且这一地区人口众多,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市场潜力巨大。

    李伟同时认为,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中国中部地区也不可能复制沿海地区过去那种依靠大量廉价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要真正实现崛起,必须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产业创新和区域合作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1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