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新华国际时评)埃及变革两周年的忧思
新华社记者辛俭强
两年前的2月11日,穆巴拉克迫于汹涌的民众抗议浪潮,在出任埃及总统30年之后狼狈下台。两年后的今天,埃及社会仍未摆脱伴随巨变而来的痛楚,未走出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泥沼,民众不满情绪在继续积聚,并继续以街头政治的形式爆发。
人们看到,在两年前抗议示威的中心地带开罗解放广场,在埃及全国各地,上演着令人已感视觉疲劳的一幕:年轻人一再走上街头,一再拿起石头和燃烧瓶攻击警察,安全部队一再使用催泪瓦斯、高压水龙驱散示威人群。半年前上台的民选总统穆尔西如今被反对者比作“又一个穆巴拉克”,反对派还以“生存、自由、发展和社会公平”为口号,呼吁民众在11日这天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
变革初期的希望与兴奋,快速让位于失望与愤怒。回首埃及过去两年所走过的道路,尽管在政治过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如产生了历史上的首位民选总统,并通过全民公投确定了新的宪法,但并没能真正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团结,没能切实缩小宗教、种族间的隔阂,也没能推动社会更广泛有效的政治参与。
相反,政治上无休止的争斗使得过渡进程步履维艰。两年来,埃及世俗和宗教势力尖锐对立,社会严重分裂,经济裹足不前,暴力冲突加剧。这一切,使得改善民生、振兴经济的焦点议题被严重虚化,物价高涨,失业率大增,外国投资萎缩,财政赤字飙升,作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收入下跌逾三成,并迟迟得不到恢复。
众所周知,巨变之后的过渡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团结一致,达成共识,加强对话,共渡难关。但现实往往不从人愿,过去30年的痼疾不会随穆巴拉克的下台而一夜消失。更令人纠结的是,埃及反对派看来缺乏足够的耐心,不打算给穆尔西更多机会来推行他的治国理念,并借助社会不满情绪频频发难。而穆尔西也未能成功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打消反对派和世俗力量对他的重重疑虑。
除旧易,布新难。埃及人可以凭18天的街头抗议,终结长达30年的强人政治,但要造就一个人心振奋的新埃及,两年远远不够。甚至于,究竟需要多少年?过去两年的变革尚无力给出答案。
有识之士已不断发出警告:如不尽早实现社会稳定,提振经济,埃及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更大的危机。反过来,经济如果更加蒌靡,民生便更难改善,社会势难实现稳定。这正是埃及目前深陷的危机泥沼。
埃及是中东地区重要国家,其稳定与成功转型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更对整个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埃及将如何摆脱转型期的痛楚,又将最终闯出怎样一条转型之路,令世人满怀忧思,也充满期待。(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