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人的盛会,要让青年人满意,本次开(闭)幕式主创团队从剧本创作开始就邀请年轻人参与其中。
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南京亚青会开闭幕式艺术总监朱昌耀告诉记者,在剧本酝酿过程中,他们就邀请了在宁的6至7名青奥小顾问参与创作讨论,青少年带给主创人员不少灵感。
开幕式文学总策划石巍告诉记者,她在几次跟孩子们交流后,留下了自己的邮箱,还真是收到了不少来信,“现在开幕式的几幕表演中,有关奇幻、穿越、时空转换的情节,都是受到孩子们的启发。”
“按照我们对开幕式的常规理解,无非是歌舞表演,展现江苏风采等,但是在与年轻人沟通过后,我们觉得不能再按照老路数去创作了。”开幕式总导演张晓苏介绍,从开幕式的台本创作、音乐选择,到演出编排、舞台布景等等环节,创作团队都最大限度吸取了青年人的想法,“我们还广泛征集普通的南京中小学生以及学生演员的意见,请他们看彩排、听乐曲,最终接受学生评审的投票。”
开幕式执行总导演陈春华告诉记者,他们还大胆启用青年导演。导演中一多半都是80后,35岁的他已经算是导演团队的“老家伙”了,“年龄最小的导演今年只有22岁;其他的分项导演,也都不超过32岁。”
演员:开幕式演员80%都是90后
朱昌耀告诉记者,除了导演大多是80后,他们选择演员更是大胆启用了很多完全没有舞蹈功底的青少年。据悉,开幕式共启用1000多名演员,其中80%都是90后。
为了演好自己的盛会,年轻的90后拿出了让长辈们颇为感动的毅力。
这些孩子大多都没有舞蹈功底,训练起来难度不小,然而为了在开幕式上展示自己最美最青春的一面,他们顶着炎热一遍一遍地练。
“早晚温度稍低,我们一般选这个时间排练。”张晓苏告诉记者,只用了一个月多几天的时间,这些小演员就完成了舞蹈部分的排练。在随后的合练过程中,孩子们或因为闷热,或因为小磕碰有不同程度的受伤,但他们全部坚持了下来。
“有个孩子中暑了去医院挂水,导演组考虑到这个孩子的安全决定换人,结果这个孩子听说后,立刻拔掉针头回到排练现场。还有一个孩子在排练中扭伤了脚怕被换掉一直忍着不说……”回忆起这些孩子的坚持,张晓苏很感动,“他们知道自己代表着南京,他们一定不能掉队。”
在张晓苏看来,这些90后的孩子们其实也很能吃苦。在第二幕中,参天大树拔地而起,升至12米的高度,上面的演员却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淡定,“(树)一升起来,(演员)那个惨叫声把我都吓了一跳。”张晓苏说,可就是这样恐高的孩子,通过不断地练习拿出了出色的表演。
音乐:几乎所有歌曲都由普通青少年演唱
据了解,开幕式中,除主题歌《让梦想起飞》将由词曲作者、港台知名音乐人黄国伦现场演唱,其他所有歌曲的演唱者都是南京的普通青少年。
开幕式音乐总监杜小甦介绍,开幕式上一共出现了3首歌曲,《快乐分享》、《我们的亚细亚》、《让梦想起飞》,都是反复请学生观众来试听,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喜欢后才决定采用的。“在暖场环节,我们本想增加一些有南京或江苏地域特色的歌曲,但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大部分都说不喜欢,最后就去掉了。”杜小甦说。
此外,开幕式演出部分的配乐全部由省演艺集团的专业团队在征求学生评审的意见后,为这场表演量身打造。
特别是在运动员入场时,响起的音乐不再是《运动员进行曲》,而是全新编排的一支电子舞曲,其中还融入了传统民歌《茉莉花》的片段。配着这一轻松欢快的音乐,150多名“小青柠”跳起健身操,一起迎接45支代表队的入场。这一新颖的形式,大大减轻了这一环节的仪式感,而这个想法也来自于青年学生的建议。
本报记者 冯兴 张璐
亚青会是青年人的赛事,青年人的盛会,青年人才是“主角”。“青年元素”在亚青会开幕式上也将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昨天,记者采访了本次亚青会开幕式的导演主创团队,听他们讲述这台表演是如何让“小鬼当家”的。
亚青会时时处处都活跃着青年人的身影。图为印度尼西亚代表团入住亚青村时,年轻的东道主们正提供热情的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