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青村柬埔寨小屋内,伊拉克小运动员们与志愿者载歌载舞。本报记者 崔晓摄 场上竞逐,场下交友。亚青会为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运动员、赛会志愿者、看台小观众搭起了一座友谊桥。友情,是这些天孩子们的最大收获。 场上竞逐,场下交友。亚青会为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运动员、赛会志愿者、看台小观众搭起了一座友谊桥。友情,是这些天孩子们的最大收获。
亚青村成沃土,“种”出无数好朋友
| 一位巴基斯坦运动员在小屋内秀街舞。本报记者 冯兴摄
| 有孩子聚集的地方,就有欢乐,有友情。亚青村里,随处可见虽然语言不通,但却在各种游戏中欢笑成一片的运动员……
以章会友
“嗨!能交换个徽章么?”
在亚青村里,运动员脖子上都挂着身份卡片,挂绳上总会别着三五个各种图案的徽章。交换徽章成为孩子们最热衷的一件事。
记者在村里碰到了小有名气的北京奥运会“徽章达人”张轶博。他此次来宁的身份是塔吉克斯坦代表团联络员,工作之余,他不忘与运动员、志愿者交换徽章。张轶博告诉记者,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他还去了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海洋亚沙会以及伦敦奥运会,交换回来很多珍贵的徽章,目前已经拥有万余枚徽章。
亚青村特许商品店内,圆圆造型的金色徽章最受欢迎,早已售罄处于等待补货状态,火炬蓝金陵徽章也很受村里居民们的喜爱,不少青少年一买就是几十个。不少代表团为此次亚青会设计了自己的代表团徽章,发给运动员,孩子们在交换这些徽章的过程中收获了友谊。
来自中国田径队的链球选手姜明珠对记者说:“这里太多好玩的朋友和有趣的事情。昨天一名叙利亚运动员送我一个她用油泥做的海绵宝宝,真是太可爱了!”
以舞会友
“巴基斯坦跳舞高手多!”
在亚洲文化村内,孩子们虽然语言不通,却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热情。
一名来自南京新城小学的舞蹈特长生告诉记者,她负责在尼泊尔小屋门前表演尼泊尔舞蹈。每到表演时,总会有不少运动员与她共舞。“巴基斯坦跳舞高手真是多,他们来秀舞的时候我都有点紧张!”不过,毕竟是“练过两下子”的,与巴基斯坦选手“斗舞”,南京姑娘并不逊色,他们的舞蹈常常引来喝彩和掌声。
以舞会友随处可见。在文化村门前,几个志愿者与来自巴基斯坦和叙利亚的运动员围成圈,展示各自国家的舞蹈,跳到最后,志愿者们亮出了中国功夫,将这场小型舞会推向高潮。
以歌会友
“原来你也喜欢周董的歌”
在文化村的东出口,有一个小小舞台,它既是工作台,也成了各地青少年亮出“好声音”的舞台。
在“好声音舞台”上,一名来自印度代表团的运动员唱了一首旋律欢快的歌,台下观众为他打拍子,随后两名巴基斯坦选手也上台献唱,两个伊拉克选手还扮粉丝,用随手卷起的纸棒为他们献花,惹得台下一片欢笑。
“好声音舞台”上演出不断,一名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表演周杰伦的《东风破》,一曲唱毕,几个中华台北代表团的运动员热烈鼓掌,“原来你们也喜欢周董的歌!”聊起共同的偶像,孩子们很快拉近了距离。 本报记者 冯兴
高尔夫冠军与球童——
“我们是最佳拍档”
15岁的菲律宾姑娘克莱尔·阿梅莉亚,前天拿到了首枚亚青会高尔夫女子个人项目金牌,她在领奖前拉着球童鹿兴在成绩栏前合影留念,“我们是最佳拍档!”阿梅莉亚对鹿兴笑道;15岁的黎巴嫩小伙子让·米歇尔虽然在本次比赛中未进三甲,但他依然和爸爸妈妈一起拥抱球童陈烨华以表示谢意。
一个好的球童不仅仅是背背球包,还必须有丰富的高尔夫知识,并对球场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可以在比赛中充当球手的技术顾问、朋友等多个角色。在为期3天的亚青会高球比赛中,球童与球手一同奋战在赛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3岁的陈烨华,毕业于江苏经贸职业学校高尔夫专业,从去年12月开始接受亚青会球童专业培训。经过每天背着球包在球场走四五公里,2个月一次英语考试等密集训练,陈烨华很快成为一个合格的球童。“在比赛前,米歇尔会询问我有关球场的问题,在比赛中也会征求我的意见,特别是在攻果岭时。”陈烨华说,“很高兴,他在听了我的建议后,打出成功的一杆。”
由于服务的对象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所以陈烨华还必须担当“小管家”的角色。“米歇尔的父母都来到南京陪儿子比赛,在比赛前我会和他们充分沟通,从而了解在比赛中何时给米歇尔提供食物和水,什么时候更换手套。”陈烨华的细心照顾也得到了米歇尔父母的认可,他们一家三口在赛后和陈烨华合影,还邀请陈烨华有机会去黎巴嫩游玩。
本报记者 朱彦
与志愿者交朋友
外国运动员用上了微信
亚青会期间,许多运动员和南京志愿者交上了朋友。
日本小选手古谷拓梦,17日认识了第一位中国朋友——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志愿者陈静文。“我训练完了想去洗澡,但是奥体中心太大了,完全不知道怎么走。”古谷说,热身训练场周围的志愿者都走过来想帮忙,“但是我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大家听不明白,都挺着急的。”他手脚并用,比划着洗澡搓背的姿势。这时,刚刚吃完晚饭来接班的陈静文主动走上前,“解救”了满头大汗的古谷。“她用英语向我解释了路线,怕我听不懂,干脆带我去了。”古谷说。
到达目的地之后,古谷表达了真挚的感谢,接下来几天,他们每天在热身训练场遇上都会交谈一会儿。古谷告诉记者:“我还学了几句中文呢:你好,谢谢,再见,明年再来……”
学说中文“谢谢”的运动员非常多,一名来自菲律宾的篮球运动员告诉记者:“志愿者非常辛苦,我们练习的时候球飞到场外,他们一次次帮我们捡回来。我们想用这句中文表达我们的感谢。”他给记者看他手机里新装的微信软件,“他们告诉我这是中国最流行的社交app,我也注册了,加了他们好友,等我回去之后还可以保持联系。”
本报记者 邢虹 本报通讯员 张宁
与志愿者交朋友
外国运动员用上了微信
亚青会期间,许多运动员和南京志愿者交上了朋友。
日本小选手古谷拓梦,17日认识了第一位中国朋友——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志愿者陈静文。“我训练完了想去洗澡,但是奥体中心太大了,完全不知道怎么走。”古谷说,热身训练场周围的志愿者都走过来想帮忙,“但是我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大家听不明白,都挺着急的。”他手脚并用,比划着洗澡搓背的姿势。这时,刚刚吃完晚饭来接班的陈静文主动走上前,“解救”了满头大汗的古谷。“她用英语向我解释了路线,怕我听不懂,干脆带我去了。”古谷说。
到达目的地之后,古谷表达了真挚的感谢,接下来几天,他们每天在热身训练场遇上都会交谈一会儿。古谷告诉记者:“我还学了几句中文呢:你好,谢谢,再见,明年再来……”
学说中文“谢谢”的运动员非常多,一名来自菲律宾的篮球运动员告诉记者:“志愿者非常辛苦,我们练习的时候球飞到场外,他们一次次帮我们捡回来。我们想用这句中文表达我们的感谢。”他给记者看他手机里新装的微信软件,“他们告诉我这是中国最流行的社交app,我也注册了,加了他们好友,等我回去之后还可以保持联系。”
本报记者 邢虹 本报通讯员 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