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之家
汽车视线有盲区,相信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关于汽车盲区的问题,我们此前也做过多次介绍。但近期仍然有不少由于盲区引发的事故被不断爆出,并且大多发生在相对宽敞的区域,且受害者都是儿童。 ● 肇事者并非安全意识差 不少人会有疑惑,汽车盲区的问题此前有过不少宣传,怎么还会出现问题呢?需要肯定的一点是,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加,如今大家对于开车盲区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和防范意识。在一些狭窄的区域,大多数驾驶员会显得尤为的小心谨慎,同伴帮助指挥挪车的情况也随处可见,往往这种环境下,空间虽然拘谨,反而不容易出现问题。 然而事故往往出现在那些看似比较安全的区域,并且儿童由于身材渺小,更不容易被观察到,如果此时放松警惕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 儿童在车边玩耍究竟容不容易被观察到 从此前出现的几起事故来看,受害儿童年龄都比较小,基本没有自主行为能力,事故发生时,受害儿童大都没有注意到周围的车辆,而是蹲在地上甚至趴在地上玩耍,加上本身身材矮小,的确不容易被发现。 由于不同年龄段儿童身高不同,我们无法做到绝对的统一,因此我们的一位编辑采取下蹲的状态模拟小孩子站着的高度,用一个雪糕筒来模拟儿童蹲着的姿势,来看一下从车内驾驶员的视角观察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 车辆中盲区的位置主要来自于四个角,斜前和斜后共四个方向,由于车身造型设计的不同,A柱和C柱的位置是产生盲区的主要区域,并且不同车辆会有所不同。 结合日常驾车的经验来看,在这四个区域内,成年人往往都会被盲区挡住,此时区域中若是站立的儿童,则更不容易被发现。若在换成蹲着或趴着玩耍的儿童,则完全无法观察到,此时若放松警惕则一定会出现危险。 另外,一些区域其实并非算是常见的盲区,比如车头、车尾、或是车门两侧等地,若站立成年人完全可以被发现。然而换成身材矮小的儿童后,情况则大不相同了。 除了常见的盲区,由于儿童身材矮小,一些非常规的区域也有可能成为盲区。如正前、正后、前排车门两侧等等。当然,对于儿童在汽车盲区内发生的事故,驾驶员和孩子的家长都是有责任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明。★ 驾驶员朋友需要注意的 可见盲区始终存在,而大多数人现有的安全意识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是针对儿童等特殊群体,隐患仍然存在,如何避免就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1:坐姿
日常驾车时,要调整合理的坐姿,座椅不要过低,否则会增加盲区范围。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调高座椅,来获得更好的视线。
2:别怕麻烦多观察
很多人认为后视镜是车辆开起来才用得上,然而在行车前,我们可以通过后视镜尽可能全面的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同时不要嫌麻烦,多观察观察四周的情况,避免意外发生。
3:降车窗
启动车辆前,可以适当的降下车窗,使得外界的声音可以传进车内。一旦出现意外,车内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听到外面的声音。
4:带刹车
启动车辆时,速度一定要慢,如果由于下坡等原因车辆的速度加快了,我们要有意识去控制车速,尽量慢,随时做好停车的准备,即便出现意外也可以第一时间将车停下,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5:下车查看
当然最为保险的办法还是上车前先绕车查看一下,看看周围是否有障碍物,确保万无一失再驾车离开,最大程度避免危险发生。
6:有人指挥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让车上乘客下车指挥车辆挪动,因为车内盲区可以通过车外人员的视线完全消除掉,避免危险隐患。当然指挥人员也要做到自我保护,不要危险指挥。
7:SUV盲区更大
很多人认为SUV坐姿高,视线好,盲区也就小。其实SUV虽然视线好,但是由于车身高大,车辆周围区域的盲区范围往往更大,一些低矮的障碍物更不容易被发现,所以SUV车主此时更要格外注意。
8:楼门口/饭店门口/宽敞区域要小心
从此前的一些事故来看,在小区门口、楼道门口、饭店或商店门口是儿童经常玩耍的地方,在这里行车时要格外小心。
★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
1:儿童要有大人看管
儿童都比较活泼好动,但是他们可能并不能够对危险做出判断,监护人在带孩子在外面时,应当做到严加看管,不要让小孩离开自己的视线独自玩耍,避免发生危险。
2:教导儿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来说,家长就是他们的老师,在平时生活中应当经常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什么情况是比较危险的,有意识的去培养儿童主动避免危险的能力。
总结:
分析几起事故原因不难看出,并非是肇事司机安全意识淡漠所致,而是由于儿童这种特殊群体通常行为举止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看似很危险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很平常,因此为了绝对避免这些事故发生,需要驾驶员格外注意,不要怕麻烦;同时家长们也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看护任务,小心驶得万年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