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4|回复: 0

福布斯:中国啊,求求你东西卖贵点儿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1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布斯

福布斯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中国啊,求求你东西卖贵点儿吧!》,作者陈百助。摘编如下:

三年前,就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后,一美元还可以兑换约7.5元人民币。今天,一美元只能兑换不到6.4元人民币。

从前,有一个买家和一个卖家。卖家坚持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产品。奇怪的是,买家对自己只需支付如此低的价格而感到不快。事实上,他对此非常愤怒,甚至威胁要对卖家采取法律行动——如果卖家拒绝以更高的价格将产品出售给他的话。

你在商店里可曾经历过这种情况?我未曾经历过。作为买家,我很愿意看到店家执意以较低的价格把商品卖给我。我这辈子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店家,而我仍然在苦苦寻找之中。对于一个理性的人来说,买家坚持要高价购买这个假设可谓荒谬至致。倘若人人都赞成付高价而不是求便宜的话,那么有关现代经济学的所有书籍都得扔到窗外去了。

中美两国恰恰就成为这样的一对买卖“冤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卖家,把廉价的圣诞饰品、iPhone手机、盖璞(Gap)品牌衬衫及耐克鞋销售到美国。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相同的一双耐克鞋,在美国购买的价格要比在中国购买便宜。正因为如此,来美国旅游的中国人都把“盖璞”商店、耐克专卖店、苹果专卖店视为“旅游必经地”,即便这些品牌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且都有在中国销售。

另一方面,我们美国成为非常“不识抬举”的买家。我们似乎对中国卖给我们廉价产品而感到愤怒。我们指责中国卖给我们这种或那种廉价商品,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中国卖给我们廉价的人民币而感到气愤。代表数千万美国消费者的美国参议院最近通过了一项法案,以此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以更高的价格向我们出售人民币(即让人民币兑美元币值上升),这样作为买家的美国就不得不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观点的理由是,这样做有利于美国经济,因为廉价的中国产品夺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真是如此吗?回顾历史或许能给予我们一些帮助。30年前,由于日圆估值偏低,日本被指控夺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自那以来,日圆兑美元汇率已从250日圆攀升至如今的80日圆。而美国的就业机会并没有从日本那里转移回来。

三年前,就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后,一美元还可以兑换约7.5元人民币。今天,一美元只能兑换不到6.4元人民币。如果我们想以中国凭借估值过低的人民币抢夺美国就业机会这个理由来惩罚中国的话,那么我们早该在三年前就这样做了,当时人民币币值比今天还便宜15%呢。我们为什么要苦苦等待三年——在人民币变得更加昂贵之后——而且恰逢下一届总统大选进入竞选阶段之际通过这项法案呢?这是美国在大选年一贯采用的政治权术,就这么简单。

我们的参议员告诉我们,让中国人民币升值将会有利于中国。中国目前每年生产或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内消费仅占其中的35%,而美国的国内消费占美国GDP的70%以上。这种论点认为,迫使中国让人民币升值将会使中国人能够消费更多的牛肉、玉米及汽油,从而会使中国人更加幸福。说实话,我对此深感困惑。我原以为美国经选举产生的官员本应代表我的利益,代表设法依靠中国廉价商品勉强实现收支平衡的上千万美国家庭的利益。我倒是不知道美国参议员原来还代表着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呢!提高中国百姓幸福感是中国政府的责任。当13亿中国人强有力地涌入消费潮流之后,陷入困境的美国家庭将面临商品价格的上涨。参议员们,许愿时切记要小心谨慎。

我在美国一家著名的大学商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我以前曾在著名的美国大学中接受教育。看到华盛顿以“华盛顿经济学”(Washingtonomics)为基础制定相关政策真令我深感头疼。有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参加经济补习班,让自己接受再教育。但身为美国消费者的我真的很喜欢中国。但愿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都得以改写,这样所有买家和卖家的行为举止都完全向中美看齐。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二儿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3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