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98|回复: 1

多伦多第一个唐人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8 16: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anyou 于 2014-5-8 17:07 编辑

在多伦多市档案馆有记录的第一位华人移民是SamChing程森,年份可追溯到1878。那时,他在靠近央街的Adelaide东街9号开了一家手工洗衣店。如今已无迹可循,大街上竖起了高楼大厦。不过去凭吊时,在原址兴建的楼房东侧有一组现代雕塑值得顺访。这些过人高的玻璃,镶刻着抽象线条,又如屏风一般排列:

1881年时,多伦多市里还只有十几个华人。据历史研究人员调查分析,这些华人来自美国,原因是加州的种族冲突和美东的经济萧条。他们共开了4家店,都是手工洗衣店。这正是华人在北美最早的生计,也是最平常的生计。那时,北美唐人街的华人都是从“流一身血汗洗别人的汗”的手工洗衣为生存的基础,继而办餐馆和杂货店,最终用吃苦勤劳节俭的质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写到这里,走走聊聊的耳边仿佛传来店铺里寂寂的洗衣声。闻一多的“洗衣歌”也随之声声飘入:“……  流一身血汗洗别人的汗,年去年来一滴思乡的泪,半夜三更一盏洗衣的灯……下贱不下贱你们不要管,看那里不干净那里不平,问支那人,问支那人。(一件,两件,三件,)洗衣要洗干净!(四件,五件,六件,)熨衣要熨得平!”。这是闻一多在1922年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留学所作。当时,他深深体会到了华人及其子弟所受的屈辱。这是30年前读“红烛”时的记忆。

据史料,多伦多华人在1930年开设了300多家手洗衣店。下图左边第一家就是洗衣店(1912年):
1932年多伦多市政府登记的华人洗衣房名单:

铁路华工是在1886年后陆续到来的,很快就壮大了多伦多华人社区。在1894年,华人增至50口,其间还有洪门弟兄,便成立致公党,联络华侨。到1900年,已有200多华人,95家华人商铺,主要居住在ChurchYongeQueen。因为这儿离火车站UnionStation很近,这是华人喜欢居住在市政厅和车站附近经商所致。下图是1879年的加拿大杂志封面,为歧视华人的漫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多伦多小小的华人社区也不例外。1910年,反清反帝制的运动在多伦多已非常火热,华人为此分为革命党和保皇党的拥护者两派,有意思的是还在Queen街上盘踞不同地段,相隔而居。

保皇党拥护者的居住处在东边,位于QueenGeorge的东南角,当时沿着Queen街有6家华人店铺,现存的一排年代久远的排屋,不知是否是原来的房子:

康有为在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逃亡海外,并于1899年来到这里,组织保皇党组织Empire ReformAssociation,目标就是推翻慈禧专政,让光绪重新执政。
上图为1937年的醒华日报,是多伦多最早的中文报纸,创办于100多年前,为革命党人办。

革命党拥护者则汇聚在西边,即QueenYork的丁字路口,北面就是Osgood Hall Chee Kung Tong致公党的据点就在这里,其基本纲领就是推翻帝制。革命党人的声势要大些,沿街有14家店铺。1910215日,孙中山来到多伦多演讲,这是多伦多华埠历史上的重要日子。当时多伦多市大约有1000多号华人,可是居然有500多号人来听讲,当时多伦多华人社区共捐款2万元给孙中山开展共和革命。1912年一月中华民国建立,华人在VictoriaHall集会庆祝。此后,保皇党基本没了市场,便日渐衰落,最后解散,其居住区的华人也渐渐迁离,保皇党“唐人街”也落得烟消云散。相反,革命党人的店铺区日渐繁荣,规模越来越大,开设了洗衣店,餐馆和杂货铺等,最终成为多伦多历史上第一个唐人街,也是继维多利亚和温哥华之后加拿大第三个唐人街。每当走走聊聊站在OsgoodHall大门前凝视约克街时,脑海里仿佛会重现辛亥革命的场景,不觉唏嘘感叹。不过现在也是一点没有华人店铺的痕迹,即使是汉字,都是新楼,一边是喜来登酒店,一边是四季表演艺术中心:
要知道多伦多第一个唐人街的历史,莫过于到多伦多市政厅来现身说法。市政厅西侧的花园里有两块“Toronto’sFirst Chinatown”的铜牌,在细风中叙述不远的历史,还是英中对照,配有黑白历史照片,因为第一个唐人街的大部分就在市政厅及NathanPhillips广场身下:


档案资料披露:1911年,多伦多有1036名华人,大多数为男人,有228个华人商号;1916年,华人增加到2000多人。当时恰好犹太人西迁,空出的York街一带就被人口激增的华人进驻。下图是1913年唐人街华人家庭在听戏曲:

1919年比赛前热身:

1920年代,居住和店铺空间又不够华人的增加,于是华人区便穿过Queen街北上。

那时,Osgood Hall东侧有Elizabeth Chestnut两条现在已经消失的街,勤劳的先辈就是沿着这两条街逐步往北扩张,直到Dundas大街。这两条街及周边区域,就是多伦多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唐人街的华人街区。沿街有各种华人小商店,宗亲社团,同乡会所,侨社,教会,学校,戏园和剧场。1924年的Elizabeth街,后边的钟楼是如今依旧矗立的老市政厅:
1926年唐人街上卖活鸡的前辈:

1937年的Elizabeth:



1945年,唐人街剧社表演:

在多伦多唐人街变迁史上,1950年代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因为官僚机构日益膨胀,落成时为北美最大的多伦多市政厅已不敷使用,新市政厅的规划和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非常不巧不幸的是,新市政厅的位置就在唐人街中段,再加上市政厅前的广场,一下子就要拆掉整个唐人街的三分之二。1952年的多伦多中文杂志:

1956年,多伦多华人已经增加到六千多人,400多个家庭,并且由于语言障碍和就业限制,大部分华人生活工作在唐人街。由此可见,市政厅规划对华人的影响。下图是1957年唐人街上的会所:
1958年的中餐馆,Chop Suey就是杂碎,是洋人最初吃到的中餐:

新市政厅工程,最终让ElizabethChestnut两条街在靠近Queen的一大段从地图上消失了,这也是两条街有断头南端的原因。下图为Osgood Hall东墙,其边上就是原来的Chestnut街:

Elizabeth 街则完全葬生于新市政厅身下:

在规划建设期间,没有列入拆迁范围的唐人街北端业主,有许多因地价上涨而出售套现,使得迁离的华人更多。市政厅建成后,市规划部门又建议拆掉剩余的唐人街,理由是破旧,有损市容,应该扩建为广场,并开发写字楼。于是土地商投机买卖,使得地价从每平方英尺12元飙升到30元。随后,一些市议员,甚至Metro Toronto,也提出类似建议。这时,林黄彩珍等华界代表挺身而出,于1969年成立拯救华埠委员会,以保护第一个唐人街,因为这是多伦多多元历史文化的见证,多伦多华人的记忆之根。最终市政府通过保护条例,并树牌纪念。下图是1967年Elizabeth街上舞狮:
不过,市政厅的建设早已让唐人街元气大伤,同时唐人街西迁也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1960年代,只剩约10英亩,BayCenter之间,约7000人;到19705月,75:17餐馆,14杂货,4面包。;到1984年只剩下十家餐厅和四座社团建筑,包括中国国民党党部。如下地图为多伦多新市政厅建造前情况,新市政厅及广场就在黑框内:

如今,第一个唐人街几乎是图像里的记忆。走在最早的唐人街区,只有伊莉莎白街有一些零落的中文招牌。由于路被腰折,象是死路,显得有些孤寂落寞,甚至荒芜。看着这景象,感到它最终仍将逃不出拆毁的宿命。不过,前辈们为了保留这第一个唐人街而抗争的故事,会永载史册。下图为多伦多第一条唐人街Elizabeth 街的残余段:


与之交汇的Dundas大街处的华人店铺,黑白的照片是几十年前的:





华人社团:

华人店招:


(黑白照片及历史资料图来自多伦多档案馆,国家档案馆或网络)

发表于 2016-2-27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0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