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7月23日《新京报》报道,7月22日,中纪委网站开通“聆听大家口述实录”栏目,开讲的第一位大家是著名作家二月河。专访中,二月河提到,“光宗耀祖”也算官员一种“收入”。
二月河解释:“强调家族的荣誉也是官员的‘收入’,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当官不一定要发财。如果光宗耀祖、为家族争光,获得社会的尊敬,是另一种‘收入’。”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家风,一种家族荣耀,一种来自家庭的“廉能量”。
规规矩矩为官,慎用手中权力,是党性的要求,是党纪国法的要求。从“光宗耀祖”的角度倡导官员做个好官,对我们也不无启示。
今年初,央视推出“家风”系列报道,一时间家风这个已经有些蒙上灰尘的词,又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初的教育是家庭,虽然并不是所有人家都形成了明确的朗朗上口的“家训”,但父母和家中老人不经意不刻意的言行,常常会在后辈人心中埋下种子,在一定时候生根、发芽、开花。
在《曾国藩家书》中,我们能够读到家族荣誉,也能够读到二月河所讲的“光宗耀祖”。在这里,“光宗耀祖”强调的是维系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荣耀,而这种荣耀不仅来自于职务有多高、财富有多少,还有修身养性、品德素质的成分。如果一个人贪污腐化,这样的人只会成为家族之耻。这也是二月河讲的,“史上,如果一个人当了大官,那么就成为整个家族的荣耀;如果一个官员贪赃枉法,就是整个家族的耻辱,家族成员都抬不起头。这对官员是一种有效的约束力。”
这种来自家族荣耀的影响,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如果一个官员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家庭和家族中的“精神地位”,努力维护这种地位,就可能珍惜自己的岗位,慎用手中的权力。反之,如果一点没有家庭、家族荣耀感,就可能会以自己手中的权力、拥有的财富作为吹嘘对象,进而形成扭曲的财富观、权力观。现实中也确有一些官员在出事后感慨自己给父母丢了脸,或者认为正是由于当初放松了对子女、亲友的要求,而放松了警惕,走上不归路。
“光宗耀祖”是一种建构在清廉基础上的精神“收入”。这种“收入”对接着“诗书传家远,忠厚继世长”的古训,也在提醒官员,要想成为家族骄傲,就必须慎独慎微。而这种对家族荣耀的贡献,可能赢得的社会尊重,比加薪、升官更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