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9|回复: 0

李克强:了解非洲文化中企才能扎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 03: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京报


中国对非投资

中国对非投资



当地时间4日傍晚,正在埃塞俄比亚访问的李克强总理在下榻饭店门口遇到几位在非中国企业员工,李克强询问了大家的工作生活情况。他说,中国有竞争优势,希望大家在这里站住脚、扎住根。真正扎住根,还是要了解当地文化、尊重当地习俗。和谐相处,才能把项目做得更大,成就也一定会更大。

现状 中企对非投资多元化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白皮书指出,2013年,中非贸易总额再创新高,达到2100亿美元。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目前,有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前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曾对外表示,目前,在非投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大型国企及华为这样的大型民企,以承接大型项目、工程为主。第二类是把工厂转移到非洲的制造业企业。第三类就是各种贸易商。

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王成安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非贸易主要表现为货物贸易。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将近占半壁江山,此外,在非洲出现多领域投资的变化,比如农业、加工业等,投资比较多样化。

在投资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层级也不断提升。商务部研究院亚非所助理研究员姜菲菲对新京报记者介绍说,目前,中国在非投资合作领域从传统的农业、采矿、建筑等,逐步拓展到资源产品深加工、工业制造、金融、商贸物流、地产等。近些年也和非洲金融业有逐步合作,很多中国的银行在非开设分行和代表处。

王成安也指出,在金融方面,除中国国有银行积极参与,商业银行同样积极帮助企业在非洲发展贸易和投资。

挑战 要与当地人搞好关系

近年来,中国对非洲投资稳步增长,2009-2012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由14.4亿美元增至25.2亿美元,年均增长20.5%;同期存量由93.3亿美元增至212.3亿美元,增长近1.3倍。

已经在非洲工作了10多年的王成安认为,作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逐步融入非洲是必然趋势,“如果不与当地的民众建立很好的关系,那么贸易或投资就不能获得发展”。

王成安认为,中国企业需了解非洲文化和当地法律、投资及人文环境。中国企业和中方投资与当地民众有紧密联系,因此要促进相互间人员和贸易交流,想要融入非洲的企业和中国公民需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投资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这也是比较大的困难,但会随着交往会逐步淡化。

对于中国企业融入非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姜菲菲指出,语言问题也是企业难以融入非洲社会的问题之一。“和其他西方国家企业来比,语言对中国企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身非洲很多国家历史上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与西方国家企业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西方企业在当地开办企业,和当地社区、工人等交流都比较方便,而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不具有优势。”

前景 互利互惠促进非洲一体化

中非贸易不断深化的同时,非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姜菲菲指出,现在非洲经济发展已被世界关注。“2013年,10个发展最快国家中6个是非洲国家,给我们的双边投资带来很大机遇。虽然非洲国家状况相差很大,但总体上是增长的态势。”

王成安表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起步的非洲,中国企业扮演着促进的角色。“非洲一体化需要外部支持,特别是外部投资和援助,这会帮助非洲一体化进程。中国企业通过贸易、投资在主观与客观上帮助非洲发展。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良好机会,促进自身发展。这也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促进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企业应如何参与,姜菲菲认为,这些项目时间比较长,所需要资金较多。虽然我们企业在这方面有优势,但要真正参与到其中还需仔细研究。

对于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前景,王成安认为,随着李克强总理到访,中非关系会进入快速路。他举例说,非金融投资领域广阔,包括农业、加工业、基础设施等,这类投资余地很大,会继续发展。(记者 韩旭阳 李丹丹)

李克强谈中非友谊:同哭过永不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非洲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演讲,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包括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

在非盟总部发表演讲,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

一位诗人曾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支持南部非洲国家民族解放事业和打破种族隔离制度封锁,中国人民勒紧裤带援建了坦赞铁路。——李克强

综合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5日在位于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开创中非合作更加美好的未来》的演讲。

李克强表示,非洲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非洲是全球经济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被公认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非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和交流传播有着深远影响,是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我们对伟大的非洲人民充满敬意,对非洲未来的光明前景坚信不疑。

李克强指出,中非同命运、共患难的奋斗历史,是我们永远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非关系未来发展的不竭源泉。习近平主席去年成功访非,提出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真、实、亲、诚”的理念,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方将始终秉持这一理念,把中非之间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向前进。

李克强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即坚持平等相待、团结互信、包容发展、创新合作等四项原则,推进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减贫合作、生态环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完善中非合作论坛这一重要平台,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携手共创中非关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克强于当地时间5日上午在亚的斯亚贝巴非洲联盟总部会见非盟委员会主席祖马。会见后,李克强与祖马共同见证了双方经济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中非发表了全面深化友好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加强减贫合作纲要。

李克强还参观了中方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

1 中非合作

“四六一”框架包括六大工程

演讲摘录:中非合作谱写了辉煌的篇章,现在正翻开崭新的一页。中非共同利益更加广泛,合作基础更加坚实,双方合作面临乘势而上的难得历史机遇。着眼未来,中国愿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六大工程,打造中非全面合作的升级版。

近年来,中非贸易快速增长,下一步应促进贸易增量提质,力争实现到2020年中非贸易规模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中方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要向1000亿美元迈进。

六大工程推动中非深度互补

解读:中国政府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表示,去年习近平在访问坦桑尼亚的时候,提出对非工作的四字箴言“真、实、亲、诚”,并且将中非关系定位为“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此次访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演讲中,李克强提出了“四六一”框架。前后加起来,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对非工作的一整套政策。

在演讲中,李克强提出了“四项原则”,其中第四项原则是务实合作。刘贵今表示,李克强在演讲中提到“中方将积极参与非洲工业化进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着产业更新换代。同时,非洲也有加速工业化的渴望。中国在非洲建有东方工业园区,将汽车装备等产业转移到非洲,既有利于中国产业的更新换代,也可以给当地创造就业,加速当地的工业化。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四六一”框架中的六大工程,是对习近平去年提出的中非形成命运共同体最好的诠释。

刘鸿武指出,中非合作已经有很深的基础,而要将中非合作提升、转型升级,就需要将某些领域更加凸显出来。从六大工程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希望将过去比较零散的、分散的中非合作项目整合在一起,利用国家的规划能力,将这些项目整合到更为高端的平台上。

中国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非洲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而中国产业化则在向高端推进,中非在产业工业化领域,形成了比较好的梯度合作。中国可以拉动非洲进入补位的位置,使得中非形成结构性的深度互补。(记者 储信艳 高美)

2 高铁研发

在非建高铁研发中心

演讲摘录:中方将积极参与非洲工业化进程,加强同非洲的产业合作,促进纺织服务、轻工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发展,推动能源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非洲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中非产业战略对接。

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前提。中方将积极参与非洲公路、铁路、电信、电力等项目建设,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中国政府倡议实施中国企业与非方建立合资航空公司,提供民用支线客机,共同发展非洲区域航空业。我们还要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

时速150公里“中国速度”

解读:在演讲中,李克强提到要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到目前为止,中方在非洲建设的铁路都是普通铁路,并没有高铁的建设。

在非洲建高铁,是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隧道工程专家王梦恕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建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可能意在为非洲培养铁路人才。

中国修建的铁路,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开进”非洲。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修坦赞铁路是迄今非洲大陆上最大的工程之一。

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铁路装备的主要提供者。改革开放后,中国在非铁路建设的规模逐渐加大,绝大多数都是商业行为,而不再是援建项目。

王梦恕表示,中国的铁路技术,包括高铁技术,拥有自己的产权。“这是一个名牌,是拳头产品,是可以打造合作升级的高科技产品。”

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铁路在建项目之一是“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这份合同总额为83亿美元。铁路全长1315公里,设计时速150公里,全部采用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建设。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尼日利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庆勇曾表示,该项目是我国铁路规范首次在海外输出,完全采用中国相关铁路技术标准。该项目的成功启动,标志着“中国标准”在国际铁路建设市场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名对非铁路建设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标准是采取中国铁路全部的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模式、信号等。这意味着对中国技术和质量的认可。”

非洲国家一直有互联互通的梦想。中国政府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向新京报记者介绍,非盟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宏观规划,贯通东西南北,被称为“全非大动脉”。中国公司在建造肯尼亚城市蒙巴萨到首都内罗毕的一条铁路,就是“全非大动脉”的一部分。“非洲国家希望加强区域之间的贸易,没有铁路没有公路,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在互联互通的领域,中国帮助非洲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根据非洲的需要和资金能力,利用我们的技术和融资,帮助非洲实现梦想,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记者 储信艳)

3 贷款援助

“送”非洲120亿美元“大礼包”

演讲摘录:中国决定向非洲国家增加100亿美元贷款额度,使已承诺贷款提供额度达到300亿美元。同时,为中非发展基金增资20亿美元,达到50亿美元的规模。

为保护非洲野生动物资源,中国政府将向非洲提供1000万美元无偿援助。

中方已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非洲技援提供1000万美元,以提高非洲劳动力就业技能。

为应对南苏丹人道主义危机,中国将再向南苏丹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援。

中国援非从“穷帮穷”到共赢

解读:近年来,中国宣布对非贷款,基本都是借中非合作论坛的平台。2009年中非论坛召开第四届部长会。中国政府承诺三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这个承诺在三年之内完全兑现。2012年,论坛第五届部长会召开,中国政府再次宣布三年内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

今年3月,一名非洲记者在采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时提问称,中国对非洲投资和援助很多,援助形式包括赠款、贷款,中国还和非洲签署一系列贸易协定,通过这些合作促进非洲的发展,中国也从同非洲的这些合作中获益了吗?卢沙野的回答是:“当然,中国是获益的。因为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中国政府前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也曾经对记者表示,实际上,单纯从官方援助而言,中国对非援助远远低于西方国家。这几年中非关系大的发展,主要是互利合作的领域,比如在非洲的劳务承包、商品贸易、投资等。过去中国和非洲是“穷帮穷”。中国对非洲是一种无私的捐助,现在是正当的利益。只有互利共赢,才能持续发展。

另外比较重要的是,李克强将金融合作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指出,非洲发展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和投资短缺。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过去30年利用金融工具推动自身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未来中国可以为非洲提供更多的融资途径。“中非建立很好的金融合作机制,为外部资本进入非洲与非洲要素之间实现很好地结合提供帮助。”(记者 储信艳 高美)

盘点

李克强演讲提到的人事物

非盟

非盟已拥有50多个成员国,总部位于亚的斯亚贝巴。根据非盟的集体安全机制,非盟有权对成员国进行强制干预,包括采取军事手段。

非盟会议中心

是中国近年来最大的援外项目,也成为了中非友谊的象征。大楼造价为8亿人民币左右,资金都来自中国;建筑用料除沙子水泥,其余包括大理石、木头、玻璃等都从中国运来。设计上充分利用亚的斯亚贝巴日照极强的自然条件。

坦赞铁路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助修建的非洲坦赞铁路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对外援助项目,也是战后非洲修筑的最长铁路,是迄今非洲大陆上最大的工程之一。

1970年至1976年间,有70位中国人为修建坦赞铁路而牺牲。据悉,几十年来,中国至今仍会向坦赞铁路派遣专家组。

人类祖母“露西”

“露西”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南方古猿阿法种古人类化石骨架,生前是一位20多岁的女性,生活的年代是320万年前,因此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的祖先。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纪伯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沙与沫》中的诗句。

“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

埃塞俄比亚谚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论语•雍也》

“十三个月的阳光”

按照埃塞俄比亚日历,一年365天分为13个月,每个月30天,第13个月只有5天。所以就有了:“埃塞俄比亚,十三个月的阳光。”

“在西方文明的浸染中,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非洲身份。”

曼德拉在狱中撰写的自传手稿

(记者 高美 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2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