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中国青年报
贪官落马前后评价为何反差强烈
如火如荼的反腐风暴近来又掀一轮高潮,“一周5名省部级高官被查”的打虎成绩再创反腐纪录。贪官落马,一夜之间从天上跌到地下,各种丑闻立刻被嗅觉灵敏的媒体扒出,如何滥用权力贪赃枉法,作风如何败坏、包养多少情妇,决策多么专断让同僚敢怒不敢言,在海外有多少见不得阳光的资产等等,贪官完全一副又贪婪、又荒淫、又虚伪的面孔。
可是,许多落马的贪官都有过近乎完美的任职评价。比如,落马的万庆良刚当市委书记时,官方评价是:有开拓创新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也注意坚持民主集中制,性格直爽,敢于开展批评,要求自己严格。落马的副国级领导苏荣任省委书记时官方的评价是:为人正派,团结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
可就是这些“为人正派”、“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官员,落马后被曝出的丑闻却让人瞠目结舌。万庆良落马后,媒体曝光了其很多见不得人的丑事,中央纪委的通报称,万庆良在被组织调查的前几天还到会所里大吃大喝。落马后的穷形尽相与落马前的完美评价形成强烈反差,使原先的任职评价非常尴尬。
如何看待这些贪官落马前的完美任职评价?不能简单用落马后的报道来否定此前的官方评价,将两者割裂对立起来,应辩证地看。一方面,官员的堕落并非一夜之间,而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今天的丑态百出并不能证明此前的政绩都是假的;另一方面,人有两面性,监督无法如影随形,组织看到的是官员的一面,而落马后媒体曝光的则是另一面。
还有一点也无法忽视,与落马前一边倒地赞美形成反差的是,官员落马后舆论往往都是一边倒地全盘否定,一哄而起的“扒粪”把贪官描绘得一无是处。这当然也是不客观的。腐败堕落道德败坏是真,但此前在岗位上的“开拓创新”、“工作热情高”、“思想解放”、“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等等未必就是假。
贪官落马前后评价天壤之别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有必要反思,到底是当官让好人变坏了,还是坏人玷污了官员形象,戴着伪善的面具混进了官员队伍?到底是监督体制失灵了,从而未能发现官员的问题,还是贪官的伪装术太高明了,骗过了组织部门的眼睛?到底是更高的权力位置让官员有了膨胀感,抵制不住腐化的诱惑,还是一边贪腐一边升官?可能因人而异,各有原因,大拨哄,一边倒,这都会妨碍真正的检讨和反思。
反腐风暴赢得了民心,人们在通报贪官落马的新闻下拍手称快之时也在追问,这些腐败分子是怎么被提拔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的,一个个昔日在岗位上作出了不小成绩的能人最终却腐败堕落,问题不能都推到“人品恶劣道德败坏”上,制度可能有缺陷,环境可能是原因,个人修养也可能是缘由。这都值得反省。
当然,频繁的贪官落马对官方评价也是一个有益的提醒,对官员作评价时一定要下笔谨慎,不能习惯性地套用赞美模式。反腐力度大,赞美须谨慎,纪委的通报会让满纸的溢美之辞陷入很尴尬的境地。曹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