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5|回复: 0

非洲的水与增长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 2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水信息网

近几十年来,东非见证了地区整合的巨大发展。东非共同体正开始塑造新的地区政治经济版图。作为非洲最大表面积的维多利亚湖,它为共享湖泊的三个国家(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近三分之一人口提供生计来源,是地区整合过程的枢纽(联合国人居署,2004年)。湖泊周边大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农村,直接依赖自然资源谋生。半数人口被认为收入贫困,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ibid)。到2015年,预计会有其它2000万人居住在湖边(UNEP,2006年)。

人口密度在全球标准看来已经很高了,维多利亚湖周边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已经超过非洲其它任何地区。维多利亚湖对于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它贡献了三个国家GDP总和的大约三分之一(Awange和Ong'ang'a,2006年)。这主要通过渔业、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业和小型制造业来实现的。然而与此同时,资源本身正遭受威胁。维多利亚湖正处于80年来最低水位,这是由于降雨的自然多变性、气候变化以及水力发电放水共同造成的(Miller,2009年)。虽然2004年-2005年水位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干旱,但是主因还是乌干达克拉大坝放水量过大。

城市化、贫困和环境退化说明维多利亚湖的压力非常大。城市地区每年增长5%,大多数是农村-城市移民的结果。另外缩减的土地资源和农村地区生产率下降以及缺少可替代性的生计来源都使得形势恶化。到2015年,城市人口将增加50%,大多以未计划的增长形势。在大多数地区,服务业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新到城市居民很少或无法获得充足的水和卫生条件。这破坏了健康和生产率,加重了贫困。2004年联合国人居署的一项调查发现30个城镇——10个在维多利亚湖沿湖国家内——85%以上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合适的卫生条件。这表明形势要比国家统计数字说明的还要糟(联合国人居署,2009年)。

一系列的环境因素正破坏维多利亚湖的生态系统。从发展的城中心流入湖中的未处理的污水、从沿湖工厂排出的工业化学污染物,如制革厂、农业加工厂和屠宰场以及从农村地区直接流入湖中的高度营养物等。结果造成了富营养化。磷和氮含量如今要高于1960年报告的五倍多(Awange和Ong'ang'a,2006a)。水葫芦现象又一次重现(NASA,2007年),湖水变得越来越去氧化。上述因素一起导致水质下降、污水中的病菌数量增加,大量鱼群最终死亡(Awange和Ong'ang'a,2006年)。现在,维多利亚湖流域湿地的13%遭到了严重退化(IRIN,2008年)。所有这些影响能进一步造成尼罗河下游国家遭到破坏。

资源退化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将特别严重。维多利亚湖也支撑着非洲最大的内陆渔业。捕鱼占地区GDP的四分之一以上(EAC&UA,2008年)。仅尼罗河四分之三的加工和出口量,每年就能创收3.5亿至4亿美元。剩余量供应本地和地区市场。大约200万家庭直接靠渔业支撑,为该地区2200万民众提供鱼类(和蛋白质)(维多利亚湖渔业组织,2011年)。除了水质下降,渔业发展无法持续也是受到尼罗河高捕获量和出口加工量的严重影响。在1994年到2004年间,沿岸三个国家渔民的数量都增加了一倍。缺少对于渔民数量的限制以及破坏性捕鱼法律执行不力,如禁止捕获小尺寸鱼群等,都构成了渔业发展的压力(Odada等人,2004年)。

因此,维多利亚湖区内和周边的人类安全、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本身是互相关联的。肯尼亚水和灌溉部长Charity Ngilu强调指出维多利亚湖流域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广泛的协同行动,要“超越水行业”(联合国人居署,2008年)。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问题,维多利亚湖流域委员会(LVBC)已成立。LVBC如今成为开展集体行动的组织,面向可持续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并认识到生态安全对于湖区经济长期发展是生死攸关。

LVBC体现了简单一致的法人实体思想,将维多利亚湖流域所有的发展努力整合到一个框架下。2005年,《维多利亚湖流域管理和发展远景和战略框架》发布了{注 13}。这份文件勾勒出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的长久战略规划,突出了各国间集体行动协调方式的需求。文件勾勒出政策领域的行业战略为:

a)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和环境;

b)生产和创收;

c)生活条件、贫困和生活质量;

d)人口和人口统计学;

e)治理、制度和政策。

沿湖各国的部长级决策承诺将此框架作为湖内和湖边未来所有开发活动的规划工具(Okurut,2009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1 1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