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藏以格 于 2014-10-21 03:22 编辑
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农村教育目前处于滞后状态。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扩大,越来越的农村家长看到了城乡教育的差别。为了不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长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城镇学校。
2013年全国小学、初中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77.17万人且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大批的流动生源进入城市,也加重了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城市孩子入学难,农村孩子无人教等尴尬的教育局面。
按这样的事态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应该说刻不容缓。但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改革依然困难重重。农村学校缺乏吸引力,校舍、设备等硬件落后,最重要的是农村教师岗位很难以吸引比较优秀的人才。
从农村教师年龄比例上看,农村教师也出现了严重的老龄化,中青年教师严重不足。不仅如此,年青教师还在不断的流失。音乐、体育、美术甚至英语等国家规定的课程无法开课。
一位乡村初中教师给人民日报社来信说:“我校30多名老师近日一次通过考试被城里中学选走9位年轻优秀老师,12个班主任一下少了5个。因为新老师一时难以到位,竟让整个学校的开学工作陷入瘫痪。”另一位读者说,江苏省邳州市(县)今年有60名农村教师进城,农村10年以上教龄的好老师基本都进城了,他质问“农村教育成了什么啊?”
为什么乡村学校留不住优秀年轻教师?除收入低之外,农村教师普遍医疗不便,生活不便,有的适龄男教师找对象都困难。他们职业成长的机会少、路径窄,子女的教育、就业等也面临困扰。 如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应该说有关部门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最近出台了城乡校长、教师轮岗的政策。但是,轮岗具有强制性,可以设想,交流到乡村的教师如果内心不情愿,他们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毕竟,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儿。
那么,治本之策在哪里?单靠提高教师待遇是远远不够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才是重点,吸引更多的人才,搞活农村经济,让更多地人不再背井离乡,农村的各项基础建设才能根本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