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豆瓣)
在江西婺源的村落名册上,“洪村”以其质朴的名字列于其中,而其千年积蓄的古意,却尘封在谜一般的山坳里。“泉水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伫立在洪村村口,听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唐人卢同的《新蝉》,正好契合了此时此刻的意境。展现在我眼前的,既有叠翠的山峦、栉比的民居、金黄的稻田,还有一股自西向东流淌的清溪。当然也是只闻蝉声,不见蝉影。
我进入洪村是在一个夏日的上午,村门牌楼下还存有一片阴凉。牌楼前,三五孩童在青石板地上打着纸包;几个老妇白发苍苍,有说有笑地在砧板上切着辣椒,菜刀游刃,阳光下的筛盘中已撒下一片鲜红。似曾相识的场景,与我对村庄的记忆缠绕在一起,恍若与我的少年辰光有了某种关联,抑或牵动了我对故乡亲人的情愫。
在桥墩、桥面、桥栏都是青石构成的“培源桥”前,耸立着一座三楼式砖砌的牌楼,八字墙的拱门上嵌砌着“长寿古里”石匾。这方石匾,源自清嘉庆年间儒林郎锦文公的九十寿庆。它相当于一种旌表,犹如生命在尘世划过的轨迹,从时间出发,又在时间中退出,寿星锦文公也不例外。
洪村的洪氏宗祠名为“光裕堂”,始建于明朝中叶,曾在清康熙、道光年间两度重修。祠堂,是村庄灵性与记忆的核心,藏着一个宗族先祖的血脉余温。据考证,洪村的洪姓,是婺源轮溪(大鄣山车田)洪氏始祖延寿的后裔,与宋徽猷阁直学士洪皓,金石学家洪适,钱币学家洪遵,瑞明殿学士洪迈和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均为同宗。洪村记忆的源头是洪济,他在宋初定居洪村并逐渐繁衍。
我推开洪村祠堂虚掩的大门,去感受洪村时光深处的呼吸。虽然不见洪村先人的画像与灵牌,只看到了阳光投射的光影,但还是从空旷中,感受到一种来自时间深处宗教与伦理的神秘。祠堂内外雕饰的万寿、夔龙、牡丹、荷花、莲蓬、石榴、葡萄,松鼠以及“渔樵耕读”、“松鹤延年”、“梅兰竹菊”等等,都是洪村的先人留给后世的美学与意象,还有对子子孙孙的期愿。
光裕堂前院门墙上嵌立的“公议茶规”,给我们还原了古时洪村茶市的景象:“远迩争市,价倏翔涌”(明代冯时可《茶录》)。“公议茶规”就是在这样繁荣的背景中产生的,其内容涉及设立公平称,主持公平买卖,卖方不得与茶客私自交易,买方不得中途毁约等等,对“背卖者,查出罚通宵戏一台,银五两入祠”、“决不徇情轻贷”……勒石嵌碑,字字遒劲,洪村的先人在几百年前从茶叶的流通管理出发,记录与倡导的却是铭心镂骨的诚信。
洪村的古朴也有失调的一面,不经意间,逼仄眼前的是斑驳墙体上乱糟糟的电线缆线,粗粝的标语,还有几幢新崭崭的房屋……当然,这是我以一种亲近的方式,去审视洪村之后的挑剔。因为,我在没有造访之前,对洪村心怀着最初的完美。我以为,洪村无需来自村庄之外的惊扰,窄长迂回的深巷才是过往岁月的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