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行经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行泄泻主要原因是脾气虚弱为主,或因血虚肝旺,克犯脾气,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温运失常。本病的治疗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
诊断要点
1.根据每逢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大便溏薄或大便泄泻,经净后大便恢复正常进行诊断
2.需与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疾病作鉴别,可作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和肠镜检查等。
病理治则
1.脾气虚弱 脾气素虚者,经行时而脾气更弱,以致运化无权,清气下陷,导致水湿停滞于肠,而为经行泄泻。治则:健脾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肝旺脾弱 肝主藏血,其性喜疏泄条达,如因肝气郁结,肝郁横逆,克制脾气,则运化乏力,亦可引起经行泄泻。治则:抑肝健脾。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3.脾肾两虚 脾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运以助消化,肾阳不足,则导致脾阳不振,湿浊内聚,经行脾肾更亏,湿困脾阳而致经期大便泄泻。治则:温肾健脾。方药:健固汤合四神丸加减。
简便食疗
1.生姜5片、红糖30克,水煎,分2次服。用于寒泻者。
2.白扁豆60克、红枣60克(去核)、黑糯米适量,煮粥。用于脾虚泄泻者。
3.淮山药50克、糯米适量,煮粥服用。适用于脾虚及脾肾两虚者。
针灸疗法
取足三里、肾俞、大肠俞等穴,温针或文灸,每日1次,每次选2穴,交替选穴。
注意事项
l.经行泄泻与体质虚弱有关,尤其是牌和肾虚弱者,因此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
2.经行泄泻者少食油腻不消化食物。医生用药时尽量避免润肠、滑肠之药,如桃仁、胡桃肉、芝麻、杏仁、柏子仁等。
3.经后可服健脾益肾中药调理,增强脾、肾功能,调整冲任气血平衡,能防止复发。
4.对经行泄泻久治不愈者,或症状明显加重者,应考虑肠道病变可能,作大便常规、大便培养或肠镜检查等。
徐茂公中医诊所
300McNicoll NorthYork
647-302-73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