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刘素宏)“双十一”背后仍乱象丛生。12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2015年度“双十一”第三方综合信用评价工作媒体通气会,中国改革报社会同国家信息中心、奇虎360等单位共同编制的《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与两个月内的历史低价相比,“双十一”当天的促销价格中有53.6%的商品实际上是上涨的,实质性下调的只有34.6%。
涉嫌售假成“头号毒瘤”
售假是危害电商诚信的“头毒”,比例呈上升趋势。《报告》称,在媒体和网民曝光的失信案例中,涉嫌售假类占比高达44.82%,同比上升18.2%。此外,虚假交易类失信行为、产品质量、价格欺诈、数据注水、售后服务、误导宣传、物流配送等成为“双十一”期间曝光量最多的问题。
从本次报告公布的数据来看,电商价格欺诈问题仍未有改观。
报告指出,变相设置价格陷阱现象不容忽视。今年“双十一”期间,商品总体价格低于全年水平,但价格欺诈现象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是部分商家通过虚构原价等手段设置价格陷阱,以“低价”进行宣传销售。
数据显示,750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的情况,少部分商品甚至提价高达200%以上。与两个月内的历史低价相比,“双十一”当天的促销价格中有53.6%的商品实际上是上涨的,实质性下调的只有34.6%。这一问题在畅销商品中尤为突出,先涨后降的情况占到了惊人的75.52%。
早在2012年,多家电商发起的“8·15”电商价格战就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注意。2012年9月5日,发改委表示初步查明多家电商涉嫌价格欺诈,处罚勒令涉及电商自查、整改。
发改委曾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针对价格欺诈问题,发改委在今年6月发文解释新实施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尤其对“虚假优惠折价”等作出详细解释,明确“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
此外,上述新规也提到了电商平台的连带责任,即第三方电商平台首页虚构商家低价、虚构商家促销活动、强制平台商家虚假标价,第三方电商平台都将被视为价格欺诈的主体。
那么,发改委是否会对电商价格欺诈问题开出罚单?
今年8月,据媒体报道,因涉嫌价格欺诈,北京市发改委给予某电商平台警告和50万元的行政处罚。记者查询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发现,在以往针对电商价格欺诈的处罚,罚金一般在50万元以内。
互联网领域律师赵占领分析称,发改委的规定对“原价”做出清晰界定,让虚构原价的判定有规可循,不过,发改委是否会对违规电商开出罚单仍不确定。而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分析称,目前在电商领域的选择性执法比较严重,目前电子商务法尚未出台。
■ 数说“双十一”
52.99%促销品先涨后降
750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的情况,少部分商品甚至提价高达200%以上。先涨后降的情况在畅销商品中尤为突出,占到了惊人的75.52%。
实质性降价只有34.6%
与两个月内的历史低价相比,“双十一”当天的促销价格中有53.6%的商品实际上是上涨的,实质性下调的只有34.6%。
电子产品失信占35.28%
电子产品、服装鞋袜和家电产品等领域是当前电子商务失信案例滋生的重灾区,失信案例数量最高,占比分别达35.28%、23.97%和12.31%。
退货率11.69%
11月1日—16日,在2453.4万条交易商评论中监测到商家退货率达11.69%。考虑到大部分商品的退货并不在前台显示,实际退货率远高于这个数字。
据发改委《报告》